中资寿险速度与能力平衡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资寿险速度与能力平衡木

中资寿险速度与能力的平衡木   对市场份额的贪婪,让中资保险公司穿上了魔力的红舞鞋。但是能力与速度的平衡往往需要高超的技巧,一旦失去平衡,巨人难免上演英雄气短的悲剧。      引子      2005年7月底,保监会向太平洋人寿下达偿付能力预警通知。   中国金融年鉴数据显示,太平洋人寿2003年资产有715亿元,负债却高达741亿元,净资产为负值;2004年太平洋人寿的净资产依然为负值,存在90亿元的偿付能力缺口。   太平洋人寿的红牌警告并不意外。为了争取市场份额,太平洋人寿大举扩张,旗下拥有了5000个县级以上分支机构,但是相应管理能力却没有跟上,赢利能力稀释。其偿付能力不足正是其高速扩张之后的代价。   无独有偶,2004年9月,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寿集团和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也曾因为偿付能力严重不足,被保监会下发监管意见书而新华人寿由于连续3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已被保监会暂停开设新的分支机构。   标准普尔的报告指出,中国大陆寿险行业平均偿付能力只有大约33%,若要达到50%的安全水平,至少需要再注入100亿元的资本金。偿付能力不足已经不是个案,是保险全行业都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生大规模的赔付,将直接危及国家的金融安全,自然成为关系到国内保险业生死存亡的要害。   现象是明摆着,但我们需要搞明白,为什么在保险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年代会出现这种危及行业生命安全的隐患?究竟是什么原因催生这种行业现象?      催生的蓝海      “体制的转型直接催生了一个硕大无比的蓝海市场,但是政策性的行业准入又让各路诸侯望洋兴叹,在蠢蠢欲动的窥视中准备这一饕餮大餐的开场。”   应该说,保险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   在计划体制时期,国家大包大揽了企业、个人的生老病死,保险职能弱化。虽然建立了―个覆盖全国的保障网络,但由十这张网是国家计划体制下的孪生子,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问题已经尾大不掉。   国家计划保障体系的逐步推出和市场保险体系的逐步建立,为中国的保险奠定了快速起步的基础:1980年以后,中国商业保险业开始恢复,前10年平均速度增长为44.9%;1991~2003年仍然保持了30%的速度增长,保险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但是,应当看到,我国的保险业尚处于市场进化的初级阶段,险种和机构设计都是模仿和照搬西方的一套;政府的指导逻辑也是通过保险市场化来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分级管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因此,这种思维从一开始就和政府行政管理的职能有着颇深的渊源。   因此,恢复时期的保险,主要品种集中在财险方面,并且基本上集中在汽车险为主,而人民群众所需的各类财产险和责任险非常少(责任险占财险的比重才4%)。而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启动,寿险和财险方才慢慢分离。   人寿保险虽然迟到,但在后期发展势头惊人。尤其是最近四、五年,其增长速度远高于产险。全国寿险保费收入从1985年的4.41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3228.24亿元,增长了732.03倍,年均增长36.6%;大大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也由1985年的16.9%上升到2004年的74.76%。(见图表1)      这种爆发性巨量增长是有极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寿险增长的背景是建立在中国比较系统的福利体系,和全民经济概念较弱的环境下,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过去多年实行的社会福利体制的惯性逐渐淡化,大部分人依赖“国家”养老送终的心理逐渐回归本位,几方面力量的作用凸现了一片崭新的蓝海市场。      失衡的跷跷板      华尔街有一句话评价银行业:“你想要知道哪一家银行会出问题,就看哪一家银行扩张得最快。”这句话对于保险业有着同样的借鉴意义。   面对这样一片金灿灿的蓝海宝藏,难免不让人欣喜若狂;吸引了各路诸侯窥视这一饕餮大餐。但是,国家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对保险行业必然是逐步放开的过程,所以,面对蓝海的也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大把掘金。   因此,我国保险市场的竞争结构是:中资保险公司虽然数量多,但集中度高。这种市场的高度集中并非是竞争的产物,而是行业垄断的结果。仅中保人寿、中保财产、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四家的市场占有率就超过了90%,四个行业巨头中又属中保人寿和中保财产两家占有绝对优势,目前达到79.71%的市场份额。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发达国家成熟保险市场中,如英国前五大保险公司市场份额总计只有38%。(见图表2、表3)      并且,从保险行业的经营性质而言,保险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根据大数法则,保险标的数量足够大才能够有效分散风险,而且标的越多,风险越容易分散;保险公司对未采风险的预测与风险发生的实际状况也越接近,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也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