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南川特色农业发展实践与思考.docVIP

关于加快南川特色农业发展实践与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加快南川特色农业发展实践与思考

关于加快南川特色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介绍重庆南川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区位、产业三个优势条件,结合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产业化层次低、基础设施薄弱、资本投入乏力、品牌效应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五大问题,提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强化服务,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创新科技、持续发展,建基地扶龙头树品牌五点对策。   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08-3      所谓特色农业,是指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特色农业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农业市场细分需要的必然结果,成为当前我区农业农村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1 我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条件   发展特色农业,要具备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优势、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要生产市场竞争力较强并具有特色的农产品,要求在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加工以及产品的包装品牌以及销售等多个方面有自己的个性特色。我区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   1.1 自然条件独特   我区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唯一海拔600m以上的区,境内金佛山最高峰2251m,全区海拔高差1911m,立体气候明显。特色资源量大质优,现已查明生物8085种,被誉为“生物基因库”、“中华药库”,不仅有中国独有、世界一绝的20万亩金佛山方竹笋,生长上千年的金佛山野生大茶树,还有倒置山区特产金佛山贡米、金佛山土鸡和金佛山中华蜜蜂。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6%,金佛山地区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10万个,适宜发展纯天然、无公害、生态型的农副产品。   1.2 区位优势良好   我区与八个区县毗邻,素有“黔蜀喉襟、巴渝险要”之称,历来是商贾云集、物流富足之地。渝湘高速公???横贯全境,南川距重庆主城仅58公里,到重庆江北机场和长江深水港码头1小时车程,背靠重庆大都市,打造特色农业基地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1.3 产业基础扎实   1.3.1 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 全区已形成优质稻32万亩、优质油菜15万亩、笋竹42万亩、中药材19万亩、茶叶6.5万亩、商品蔬菜7.8万亩、水果8.8万亩、蚕桑3.5万亩和出栏85万头生猪、412万只土鸡的产业基地规模。拥有市级龙头企业11家、区级龙头企业53家、农业专业合作化组织201个、专业大户8345户的规模经营主体格局,农业产业综合年产值达到39亿元。   1.3.2 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市领先 获部委级“三品”产地产品认定认证159个,其中绿色食品12个、有机食品14个,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3个,市级名牌农产品5个。   1.3.3 特色农业在全国全市有位置 先后被部、市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国家级优质稻和优质油菜农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基地、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全国茶叶百强区、中华蜜蜂之乡、中国玄参道地药材之乡、全国优质粮油生产大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区、重庆市绿色精品稻米基地。   1.3.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全区34万个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生产12万人,转移区外就业15.5万人,就地就近转移3.8万人,有8345户在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创业成功,带动农民就业86490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246元。   2 我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探索   我区发展特色农业已有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由普通农业向特色农业的转变,都要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以前,限于当时条件,搞以粮为纲,围绕粮食抓农业,主要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既顾不上也很难让农民增收;80年代以后,曾一度以粮为主,发展多种经营,但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农民仍然把粮食生产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多种经营没有形成格局;从“九五”期开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全区确定了十多个产业,由于品种多、规模小、产品跟不上市场变化,农民增收仍受制约,特色农业仍未形成气候;撤市设区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特色农业,确定“收紧拳头、突出特色、做大规模、做强龙头、做亮品牌”的农业发展战略,制订了“三大类区”和“1+5”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并按照“一个产业、一名区级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扶持政策”抓推进落实,取得了突出成果。基本形成了以粮油为基础,以笋竹、畜禽为主导,以蔬菜、茶叶、中药材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架构。全区建立了以优质粮油、畜牧、茶叶、蔬菜为主的北部生态农业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