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68个高考状元-家庭教育模式竟然惊人地相似
全国68个高考状元,家庭教育模式竟然惊人地相似尖叫童年?2018-02-24 00:31:23 用真切行动告诉孩子, 应该成为怎样的人。 授转自 | 爸妈锦囊(ID: BaMajn) 01 言传身教胜于一切 从孩子出生的那刻起,就在模仿着父母的所作所为。 父母有修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行为习惯;父母若是粗俗、缺乏修养,孩子就会成为一个自私自利、异常暴躁的人。 而如果父母爱看书,孩子就不可能只爱玩游戏,拒绝看书学习。 就像安徽状元董吉洋说: “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也发现了,但是他们不多说什么,而是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我看到他们都在看书,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了。” 是的,有父母做榜样,做引导,孩子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学习呢? 所以,父母与其教育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不如先成就自己。用真切行动告诉孩子,应该成为怎样的人。 0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现在有太多的父母舍不得孩子吃苦,爱包办代替,总是觉得孩子还小,承担不了这么多的压力,离不开父母的庇护。 但其实最离不开的是父母,从来都不是孩子。父母希望能从孩子的依赖中找到被需要的感觉,以此来证明孩子还爱着他们。 可是,不需要就不代表不爱啊~ 之前看过一句话说:“时间就像流沙,你越想抓住,流失的就越快”。 用来比喻教育孩子也一样:“你抓得越紧,就越累。反而放了他,你们都会轻松、释然”。 那些所谓的高考状元,其实也都是从小被父母逼着独立长大的,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从来不帮忙。 一位清华学霸就说:“感谢爸妈的尊重与放手,让我学会了遇事不逃避,而是先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真正懂得放手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的父母,才是真正的懂得了什么才是自由而有意义的爱。 只有这种爱,才能让孩子学会独立地面对成长。 03 真实体验远大于想象 有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说:“这个挺好的,对你有帮助。”“这个课程对你将来有好处,必须要上。” 却很少主动的先去让孩子体验其中的好。 这就好比一颗糖放在桌子上,不先给孩子尝尝味道如何,而是先说:“这糖很好吃,你表现得好,我就给你一颗。” 孩子不知道到底有多好吃,自然兴趣也不会太大。万一任务又难,更容易轻易放弃。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先给孩子尝一下,让他体验到了糖的酸甜可口的味道,这时再告诉孩子:“你如果能把作业按时完成,这个就归你了”。 想必对于孩子来说,则更有诱惑力。 像是安徽状元孙萌的妈妈就说: “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 真实体验更容易让孩子有学习的兴趣,所以父母更应该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这样他才能更加的享受学习,爱上学习。 04 阅读经典书籍,扩宽思维方式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必然有它不容忽视的理由。 每一本经典著作中,都蕴含了极其深刻的人生哲理,以及大家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看法,阅读其中,则让人的思维认知变得丰富而饱满。 同时,阅读也能无形中开阔人的眼界,让人的心胸变得宽大,善解人意。而且还能从书中学习到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人在处理事情上不再手足无措,而是学会沉着冷静。 就像每一个文科状元,从小都是博览群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在语文的学习上如鱼得水。 北京语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孙婧妍说: “书读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当然,从小的阅读习惯也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与引导。从小,我妈妈就非常爱给我讲故事,所以我对于阅读的喜欢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孩子对于阅读的习惯不是天生而就,而更多是需要后天父母的引导。 所以想要有个出口成章,聪颖无比的孩子,不如就多陪孩子看看书,潜移默化的培养他的阅读习惯吧。 05 因材施教,发现优劣势 教育讲究方法,同样讲究孩子。 不少的父母在看到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时,就会习惯于用在孩子身上,却很少考虑自家的孩子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方式。 或者从不去真正了解自家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优劣势,就盲目地去采取教育。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变本加厉的毁掉一个本该优秀的孩子。 反而像那些懂得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的父母,或者懂得孩子的缺点,不去触碰雷区的,往往是最懂得教育的父母。 广东状元张恒说: “我从小比较自信好强,有时还会自满。爸爸好像深知这一点,所以我每次取得一点成绩时,爸爸除了给与肯定和鼓励外,还会更多的泼点冷水,提醒我下漏洞。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批评式’教育。虽然说这种方式不好,但我觉得比较适合我。” 所以,有时候不是父母教育的方式不好,而是不太适合自家孩子而已。 好的家庭教育总是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性格、处事方式、道德修养以及思维方式,最终决定孩子的命运。 所以父母如果想要一个成才的孩子,首先请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教育。 -EN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