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杜丽娘鬼魂抽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蕴三稿
论杜丽娘鬼魂形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蕴
谢 艳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届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 重庆万州 404000)
摘要:鬼魂是存在于人类意识中的一种精神幻象,因为传统文化中鬼魂文化的积淀,产生了鬼魂戏这一文学表现样式,其中在杂剧、传奇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杜丽娘的鬼魂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作者通过对杜丽娘典型的鬼魂形象的塑造,揭露封建时代礼教对人性的压抑,真实的反射出人物内心对现实的怨愤与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具有深刻的表意性。从杜丽娘因情而死,由情而生的过程,彰显汤显祖的“至情”一论,使杜丽娘鬼魂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包含着浓郁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 杜丽娘 鬼魂形象 人间至情 艺术美感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的鬼魂文化的积淀,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文学创造里表现得尤其活跃。鬼魂戏这一文学样式以其独特的描述对象吸引着无数的学者对其研究。各时代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戏曲中鬼戏的研究大多是从整体的系统研究出发的,这些研究都是力图从整体上把握鬼戏的艺术价值,很少有人从鬼戏中的鬼魂形象进行单独的挖掘。本文力图将研究对象锁定在明传奇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杜丽娘的鬼魂形象,从一个固定的试点出发,把握鬼魂形象的特殊性,挖掘杜丽娘鬼魂形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蕴。
一、原始的鬼魂信仰
中国人有一个民俗信仰,认为人死之后,尸骨虽烂,但灵魂却是存在的,是有感知的。鬼魂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鬼魂观念是原始人类在落后生产力条件下萌生的。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身的完整构造,并且易受梦境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寓于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之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原始人很难真正的面对死亡背后那无尽的黑暗,他们总是愿意乐观的幻想另一个世界的存在,相信人在实际的躯体之外还有一种精神之体——灵魂。原始的鬼魂观念认为人是肉体与灵魂的结合体,肉体是人存在的载体,灵魂则是心灵活动的传达工具,同时在某一个范围内可以离开他们的身体而独立,死亡只是人的肉体腐烂消失,而人的灵魂是可以脱离肉体继续生存、活动,从而达到永生的。〔1〕而后,历代都有学者持以无神论观点从根本上否认鬼的存在,在论及鬼的起因时总是指出它的无中生有。鬼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生命——精神的幻体,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看作是人类头脑所产生的幻觉物鬼戏属于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幻想与艺术创造相结合的产物,它包涵着精华和糟粕两部分。其中的一些精品杰作,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矛盾,暴露了社会黑暗、腐朽、罪恶的现实,批判了人世间的不平等,并通过对鬼魂形象的冥间世界的描绘,宣扬正义,讴歌美善、鞭挞丑恶,即使在今天,仍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作用。戏曲结构中由人无法完成的情节要通过鬼神的作用才能实现。从戏曲内容看,俗世人生是不圆满的,而戏要圆满,因此,鬼神就成了戏曲必须借助的力量。戏曲就是这样以对死亡的超越来实现大团圆的。通过鬼魂来实现对死亡的超越杜丽娘如果不是以鬼魂现身与情人幽会无法复活鬼魂中不可缺少的“人物”。这个戏剧的故事出乎生活常理,带有幻想性质但就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人物的精神而言,极其真实可信。杜丽娘的形象所蕴含的巨大的艺术力量,强烈地叩动着古代青年男女的心灵。如醉如痴的描写”,是真正的至情的力量,因为在汤显祖看来,真正的至情就是那种可以为爱而死,也可以为爱而生的感情。
“情”是杜丽娘性格的主导部分,她是为情而生的,她在生前死后追求的都是至情的完满和胜利。她由死而复生,这是至情的胜利。《牡丹亭》直接提出“情”作为创作的根本,并有意地把“情”与“理”对立了起来,”与“理”的冲突,离不开杜丽娘的鬼魂,鬼魂在这种冲突中可以说构成了决定性的因素。这个“情”没有局限于男女爱情,它虽以还魂的爱情故事为内容,却深刻地出当时整个社会要求变易的时代心声。在《写真》出中,杜丽娘把梦中幽会的事告诉春香,春香先是吃惊,接着表示感叹:杜丽娘不只是为柳生而还魂再的,它所不自觉地呈现出来的,是当时整个社会对个性解放世界的呼唤。鬼世界的幸福与人世界的团圆——从戏曲“大团圆”结局说起Artistic value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
research on the ghost image of Du-Liniang
XIE Yan
(Chongqing Three University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 Program-Modern Secretary Grade2006 Chongqing Wanzhou District 404000)
Abstract : the ghost is a spiritual vision that exists 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L 1998-2018 UL可编程器件安全软件标准.pdf VIP
-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省实教育集团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VIP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复习题 .pdf VIP
- 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专业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高职).pdf VIP
- 2021年10月青岛市建设工程材料价格及造价指数(可搜索)(1).pdf VIP
- 变形监测技术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DB62T 2528.5-2021 动物疫病监测规范 第5部分:免疫抗体监测.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docx
- 《杂草学》教学大纲.doc VIP
- 脑部抗衰护理方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