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东京酒店及经营管理方式.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宋东京酒店及经营管理方式

北宋东京酒店及经营管理方式   摘要:北宋东京饮食业盛极一时,茶坊酒楼遍布。指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酒店经营者从餐饮环境、人文服务等方面进行管理来吸引顾客,注重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研究表明,北宋东京的酒店经营者已初步形成一套经营理念。   关键词:北宋;东京;酒店;经营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268-02      北宋都城东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当时城内居民达百万以上,商业繁荣,北宋词人周邦彦在《汴都赋》中写道:“褐五都之瑰宝,备九州之货略。”为维持众多人口的饮食需要,东京茶坊酒楼遍布,饮食业盛极一时。有关北宋东京饮食业的发展状况多有人论述,本文就有关东京的酒店及其经营管理方式做一论述,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东京的城市经济发展和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并为现代的餐饮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北宋东京的酒店   随着宋代酿酒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东京的酒店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彭乘《墨客挥犀》卷十云:“当时侍从文馆士人大夫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为游息之地。”这固然有夸张的成分,却也是东京酒店业盛况的写照。宋代的酒店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与前代相比都有了新的发展。   高级酒店。当时第一流的酒店称为“正店”,北宋末年东京有七十二家,“州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金梁桥下刘楼,曹门蛮王家、乳酪张家,州北八仙楼,戴楼门张八家园宅正店,郑门河王家、李七家正店,景灵宫东墙长庆楼。在京正店七十二户,此外不能遍数。”[1] 这种高级酒楼建筑规模大,能容纳大量的酒客,装饰讲究。一般都是以高楼作为门面,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凡京师酒店,门前皆缚彩画欢门,唯此店入其门,一直主廊约百余步,南北天井两廊皆小阁子。” [2]遇仙酒店“前有楼子,后有台,都人谓之‘台上’。”[2] 高级酒楼中规模最大的要数樊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1]华丽壮观,成为“京师酒肆之甲,饮徒常千余人”[3]。这些高级酒楼既经??餐饮,又兼营造酒。仁宗时矾楼每年卖官曲5万斤造酒,且向小酒店出售,“令在京脚店酒户内拨定三千户,每日于本店取酒沽卖。”[4]   普通酒店。宋代一般的酒店称为“脚店”,经营中贵饮食,卖贵细下酒。当时东京著名的脚店有“州西安州巷张秀,以次保康门李庆家,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宋厨,曹门砖筒李家,寺东骰子李家,黄胖家。”[1]当然东京的脚店要远远多于此数,仅樊楼就有脚店三千,而东京72户正店,其脚店之多,可想而知,所谓“燕馆歌楼,举之万数”[5]。   大大小小的酒店遍布京城,从开封府一直南去,州桥东南而后两条街,是酒楼最集中的地方。如东华门街有潘楼酒店、看牛楼酒店、铁屑楼酒店,州桥南有遇仙酒楼等。小桥流水地带的酒楼也比较多,如金明池桥上的集贤楼和莲花楼,金明池边有宴宾楼,龙津桥西的清风楼等。此外,东角楼街、马行街、九桥门街市酒店繁多,每家酒店的彩楼相对,彩旗迎风飘扬,遮天蔽日。   二、酒店的餐饮环境   无论是大酒楼还是一般的酒店,都比较注重饮食环境,力求营造出一个高贵、优美的进食佳处。   首先,来看酒店的内部装修,酒楼都设有“小室”,又称“小阁子”和“酒阁子”,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单间。王明清《投辖录》载:“都城楼上酒客坐所,各有小室,谓之酒阁子。”孟元老也有记载“凡京师酒店……南北天井两廊皆小阁子。”[1]店肆厅堂内常布置一些名人字画,以增添敞厅雅座的典雅气氛。“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6]另外还放置一些花草盆景,如用菊花摆设,以至“黄花满地照眼丽”[7]。中等档次的酒店,规模虽然不大,对此也很讲究,“诸酒店必有厅院,廊庑掩映,排列小阁子,吊窗花竹、各垂帘幕”[8],以吸引顾客。   其次,从使用的饮具来看,当时的餐具,精巧雅洁,“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合器皿。”[5]许多酒店还使用贵金属餐具,“如州东仁和店,新门里会仙楼正店,常有百十分厅馆,动使各各足备,不尚少阙一件……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虽一人独饮,碗遂亦用银盂之类。”[9]时人用“白银角盆大如斗”来形容餐具的特色。不仅大酒店用贵金属餐具,而且小酒店也使用这种餐具。虽然财力有限,但他们向大酒店租借,“其正酒店户,见脚店三两次打酒,便敢借与三五百两银器。以至贫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有连夜饮者,次日取之。诸妓馆就店呼酒而已,银器供送,亦复如是。”[5] 说明当时人们对餐具比较讲究,反映了餐具对饮食经营的好坏也有影响。   最后,餐饮环境的优劣还表现在服务方面。酒店中一般备有酒谱和莱谱,任凭顾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