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服务业缓解就业难题政策选择.docVIP

发展服务业缓解就业难题政策选择.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展服务业缓解就业难题政策选择

发展服务业缓解就业难题政策选择   一、破解当前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将发展服务业作为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当前,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偏差呈逐渐扩大之势,第二产业由于资本深化导致资本劳动比加速增长,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趋势日益明显,服务业越来越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具体来看,由于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就业大量向其他产业转移,造成第一产业就业出现负增长,与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不一致的是,第二产业就业增长非常缓慢,而第三产业成为就业增长最快的部门。   统计数据显示,与1995年相比,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提高了3.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了7.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远远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自1994年开始超过第二产业。   从就业弹性(即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所能带动的就业增长)来看,1995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效应极其微弱,1995-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而同期就业人数仅增长1%:1995-2007年,我国就业弹性基本上在0.06-0.16之间波动,年均就业弹性仅为0.11。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远高于全国的总就业弹性。1995-2007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的平均水平为0.37,超过总就业弹性0.26个百分点;与第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大且最稳定。   由此可见。我国第一产业成为劳动力流出的主要部门。而第二产业近年来较高的就业结构偏离度表明。第二产业并没有合理吸收从其他部门流出的或正在转移的大量劳动力。由于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高从农业、工业转移出的劳动力,正在大量流入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已成为吸收劳动力最主要的部门。   因此。基于当前我国面临的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破解当前就业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将发展服务业(第三产业)作为增加就业的主渠道,这也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服务业就业存在的主要障碍和问题      调查中发现,虽然当前各地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服务业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就业结构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但由于指导思想的偏差以及体制和机制上的制约,服务业作为社会就业主渠道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服务业有效吸纳就业的优势并没有显现。表现为:      (一)指导思想存在偏差,极大地制约了服务业在促进就业增长方面的积极作用   服务业按照服务对象可分为生产者服务(商务和专业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消费者服务(又称个人服务,包括旅馆、餐饮业等)、流通服务(或称分销或分配服务,包括零售业、批发、交通运输业、通信业等)和社会服务及公共服务(政府部门、医疗、健康、教育、国防等)。从当前我国各地发展服务业的实际状况来看,仍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普遍将发展服务业单纯定位成发展高端服务业。而且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而忽视了对促进消费、吸纳就业具有重要作用的生活性服务业的规范和扶持,造成顾此失彼,服务业结构不合理,整体服务业水平低,竞争力不强。事实上。各地盲目上马与地方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不相符的现代服务业项目,不但很难促进地方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对带动就业增长和促进就业结构合理调整的作用也不大。      (二)消费者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发展滞后限制了其吸纳就业的能力   当前,能吸纳大量就业的消费者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发展滞后是我国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消费者服务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低于发达国家和同等发展程度的发展中国家。与印度相比。我国消费性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印度的一半。1990年消费者服务占GDP的比重,中国为8.2%,印度为24.8%;1995年中国为8%,印度为25.4%2007年中国为9.9%,印度为31%。我国社会服务业(主要包括住宿、旅游、租赁、咨询服务、居民服务等)的就业比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也很大。2006年中国社会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为4.07%,印度尼西亚为11.1%,马来西亚为14.36%,菲律宾为7.53%,泰国为9.85%,墨西哥为13.77%,中国社会服务业就业比重只相当于同等发展程度国家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三)新兴服务业的就业推动能力弱   国际经验表明,新兴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同时新兴服务业就业的带动能力也极强,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比如,金融行业是发达国家服务业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但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对金融活动的管制、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导致该行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就业比重仅相当于国外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国外平均水平为5%左右)。再比如,卫生服务业是影响人力资本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