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最新锐财经评论家.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叶檀最新锐财经评论家

叶檀最新锐财经评论家   导语:因为常为中小投资者说话,叶檀的拥戴者们日益庞大,他们动辄以“叶姐”、“叶女侠”、“叶先生”称呼她,一些读者和网友甚至把她比作“鲁迅”。      叶檀,资深财经评论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专攻政治史与经济史。2000年左右走出书斋到报社工作,在国内数家重要媒体开有财经评论专栏。现为《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   2007年至2008年,成为叶檀最高产的两年。在《南方周末》、《新京报》等京沪穗各大主流媒体上,叶檀用直白、犀利、逻辑严密、观点鲜明的文字,以每天两篇优质的财经评论,实践着一个资深媒体评论员的勤奋和高产。      周五是叶檀唯一的安息日。她习惯了夜猫子的生活――下午醒来,坐在电脑前开始一天工作,浏览全天新闻,确定主题,分析信息,约见各行的业内人士,一直忙碌到夜深,天蒙蒙亮时才睡下。   在这两年里,中国经济经历了一次过山车般的震荡――股票狂涨狂落、房价起伏跌宕、迅猛的通货膨胀、大踏步的人民币升值,自觉不自觉中,每一个普通中国人都被这股经济狂飙席卷了进来。   中国经济正在发生什么?这些巨变又是怎么发生的?政府该承担什么责任、该改进哪些政策?被这股烈焰所烤炙的普通中国人又该如何应变?   这些本需要深湛学养和系统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过去更多是书斋里的学者们思考和研究的范畴,但他们往往没兴趣、也不擅长向公众作解释普及,或者干脆就是没能力,这,成就了作为财经评论家的经济史博士叶檀。   在历史的当下,每天思考、写作,用心把握住每天社会经济的最敏感处,然后,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从而建立起一个公共交流的小平台,这让叶檀感到很满足:“以我手写我心,用事例与逻辑说话,对事不无小补,对己无愧于心,且文章不遭斧钺之害失去原意,于愿足矣。”      一个现实的市场派      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她一度走了最正统的学术之路。那是被她形容为“没有自由、充满规制、无趣”的两年书斋生活。每个人为写论文而汲汲营营,至于写作的兴趣和意义,完全放在其次;一群人为评职称争得头破??流,“毫无尊严”。那些论文全国范围内看的人不超过十个,然后就束之高阁了。   怀着一点不甘心和掌控生活的想法,她从局促的学术体制内逃离。“一切都不重要,而我想干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2001年,财经类媒体开始兴起。一群南方媒体人在上海创办一份新报纸,叶檀被他们身上的活力和自由精神所感染,于是加盟,开始为报纸撰写财经评论。   专攻经济史的叶檀,这时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坐标,“当下的经济,其实就是经济史的一部分。”   传统新闻机构里,大多数编辑记者在行的是党政报道和社会新闻,懂财经的不多,懂行而且具有述评能力的更是凤毛麟角。叶檀是专业出身,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有着精准的判断,更难得的是,对那些自我保护能力甚弱的中小投资者,看到他们在旋涡深处旋转而不知危险时,她有一种教士般的保护热情,“总得需要有人告诉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该怎么办”。于是,“跟写新闻纸一样,开始天天写财经评论”,成了离开学院体制后的叶檀的正职工作。这在国内同业中还是第一次,整个华文传媒世界里,也只有备受尊重的香港财经报纸《信报》等少数媒体能做到,“都是被逼出来的”。   近一两年,她还涉足对中国现任财经高官得失成败的在场评论,在西方新闻教科书里,对政府官员的政绩评论早已被认作是新闻业履行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而在中国,这仍然是个空白。多年来的历史学训练,让叶檀对那些有很大能量、能够使得一个体系兴盛或者衰亡的英雄或者反英雄们,很难怀有简单的、黑白两分的态度――仰慕或仇恨,离她都很远。她反倒很容易羡慕身边的普通人,他们身上的一点点坚毅、一小个优点。   因为常为中小投资者说话,叶檀的拥戴者们日益庞大,他们动辄以“叶姐”、“叶女侠”、“叶先生”称呼她,一些读者和网友甚至把她比作“鲁迅”。   自3月以来,对于政府是否应该出手救市,媒体和经济学界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争。以许小年、胡舒立、谢国忠为代表的市场派,坚决捍卫市场的纯洁性,认为救市将导致市场对政府干预的路径依赖;而以叶檀、水皮、刘纪鹏为代表的一方,强烈呼吁政府出台利好政策,担心市场将会因为信心崩塌而出现系统性风险。   这一次,一直标榜自己市场派的叶檀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表评论,激烈呼吁“救市”,尖锐地把反对救市的一方指责为“伪市场派”,是食洋不化。“他们明明知道制度基础是有问题,还不主张纠偏,唯一的后果是让投资者当炮灰,再兴起一次推倒重来式的股改,这是彻底不负责的做法。”   4月24日这一天,重度套牢的中小投资者们终于盼来利好消息,态度含糊暧昧的官方终于进行了实质性的政策干预。叶檀立刻再次发表数篇评论,给以肯定。   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容易名利双收。诱惑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