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例住院精神患者攻击行为防范对策探讨.docVIP

109例住院精神患者攻击行为防范对策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9例住院精神患者攻击行为防范对策探讨

109例住院精神患者攻击行为防范对策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防范住院精神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应对策。方法:对农七师精神病院近10年109例住院精神患者的住院病历和交班报告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文化较低、病前性格稳定性差、既往有攻击行为、病期较短、有幻觉、妄想、无自知力、易激惹、年轻力壮患者易产生攻击行为;强制住院的男患者和夜班也是住院精神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加强病房管理,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是预防攻击行为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精神患者;攻击行为;对策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1.101      精神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和环境的影响,常出现攻击行为。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攻击行为往往难以预料,具有突发性、冲动性及盲目性的特点[1-2]。为了探讨防范攻击行为的相应对策,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对农???师精神病院2001年5月-2010年5月109例住院精神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疾病类型、时间、方式、原因、伤害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农七师精神病院2001年5月-2010年5月有攻击行为的精神患者109例,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男92例,女17例,年龄16~70岁,平均38.8岁;40岁以下78例,40岁以上31例;职业:工人41例,农民19例,无业34例,干部8例,学生7例,军人1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4例,高中及以上45例;婚姻状况:未婚56例,已婚28例,离婚35例;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64例,心境障碍19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1例,癫痫所致就是障碍4例,急性应激障碍1例;病前性格:内向、孤僻77例,外向、好交际32例。   1.2方法统计109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疾病类型、住院时间、病前性格、攻击时间、方式、原因、伤害程度。根据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和攻击方式制定相应对策。   2攻击的相关因素   2.1攻击行为有四种:躯体攻击、语言攻击、物体攻击和自身攻击[3]。最常见为语言攻击,如口头威胁、辱骂、下流言语;其次为徒手攻击,包括拳打脚踢、卡勒颈部、咬人、扯头发、啐口水、猥亵动作、企图强奸;持物攻击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碗筷、痰盂、扫帚、拖把及打碎的门窗玻璃等。   2.2伤害程度(攻击强度)参照Fottvel指定的三级分类法:I级为未造成伤害,II级为造成轻度伤害,Ⅲ级为造成严重的伤害。Ⅰ级220次,患者口头威胁、辱骂、下流言语、猥亵动作、吐口水,或打一耳光,面部抓痕、捶一拳、踢一脚或企图强奸女护士,受到人格侮辱。一般无明显不适,但可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Ⅱ级46次,患者拳打脚踢,扯头发,嘴咬,局部皮肤青紫,头痛,头晕,但程度不严重;Ⅲ级18次,严重的皮损青紫,眼睛充血,被咬出血,皮损须缝合。   2.3攻击时间:住院一周以内64例(58.7%),一月之间35例(32.1%),一月至一年之间8例(7.3%),1年以上2例(1.8%);发生攻击行为的具体时间:白班31.8%,晚班24.6%,夜班42.9%。与黄月新[4]调查结果一致。   2.4攻击因素(1)环境生疏:强制住院的患者,对医院环境陌生,易产生紧张、恐惧、被害情绪,对医务人员突发攻击行为。(2)失去自由:封闭式病房管理使患者产生被监禁感,绝望恐惧而发生攻击行为。(3)要求得不到满足:当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均得不到满足时,产生愤怒情绪而出现攻击行为。(4)精神症状支配:受幻听或被害妄想的影响,以攻击作为自卫手段。(5)拒食、拒药:护理人员强制不合作患者进食、喂药时,训斥或不冷静而遭攻击。(6)突发事件被阻止:患者之间发生冲突,或患者自残、自伤、逃跑时,医务人员制止而遭攻击。(7)约束患者时,患者反抗遭攻击。   3临床观察   医护人员应加强责任心,细心观察病情,从患者自言自语内容、表情、动作中收集信息。了结攻击行为的先兆,确定高危人群。   3.1攻击行为的先兆兴奋话多、表情愤怒、烦躁不安、坐卧不宁、挑剔、敌对、不能自控、拒服药、拒进食、反复要求出院、威胁工作人员。   3.2高危人群文化较低、病前性格稳定性差、既往有攻击行为、病期较短、有幻觉、妄想、无自知力、易激惹、年轻力壮患者易产生攻击行为。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最高,达49.38%~80%[5]。   4原因及分析   4.1原因本组攻击行为原因:(1)情绪不稳,易激惹;(2)幻觉、妄想支配;(3)被强制住院,拒绝接受治疗;(4)逃跑行为被阻止;(5)言语不慎,激怒患者;(6)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7)环境拥挤,活动范围小,生活单调;(8)被强制性隔离;(9)不服从病房管理。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