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教育质量建设资料汇编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绿色教育质量建设资料汇编三.doc

远安县绿色教育质量建设行动指南 绿色质量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的教育质量,关键词是“安全、质量、绿色、人本”,实施的途径是生本教育,价值追求是“快乐、素养和成绩”的三丰收。远安区域生本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精神高贵,学业进步”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一、理念引领 (一)教育观 1、教育不是“唯物”的(唯分数,唯升学率,唯考核),而应是“唯心”的,一切以人(师生)为本,让人性自由舒展,让心灵自由脉动,让人的发展成为教育起点和终点,关注师生内心感受,让教师和学生做幸福的人。 2、向功利教育说“不”。教育,有时“务虚”胜过务实,看似“无用”却有“大用”。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也会不期而遇地收获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惟其无私,故而成其私。 3、摒弃苦读苦教的观念。“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固然是不易之论,但轻松、快乐依然可以为教育买单。校园是乐土,不是失乐园。倡导教育的绿色生态,打造属于学生自己的校园节日,让学生过上“有故事的校园生活”,让教育充满生活的乐趣,让教育闪耀太阳的光泽。 4、不要一味的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来诱惑学生。动机过于狭隘,势必不能持久。 5、教育不是工业,不是泥塑,是农业,是适时适性地帮助。 (二)课程观 6、课程是学校的核心文化。课程比课堂重要。课堂教学是“技”的层面,课程是“道”的层面,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这是需要首先梳理的课程意识。 7、完整的学校课程应该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生社团等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选择而自主的发展。尝试或完善走班制下的学生选课制度。 8、课程建设要善于做加法、减法和乘法。整合、删减、取舍教材,整合课程(如地方课程、综合课程、专题教育等)是教师教学、学校办学的应有之义。 以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专题教育。女生(童)教育、生命教育(性教育、防艾教育、禁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专题教育的必备内容。可布置有条件的家长教孩子学会游泳的暑期作业。 9、校本选修课程,不易沦为“大杂烩”和“生活小百科”,要有清晰明确的课程立意,或“以乐促智”,或“以技促能”,或“以读养德”。不能片面强调乡土化、生活化,片面强调取悦学生。 10、校本课程主题化、模块化、规范化。不是随意开设,而是紧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围绕诸如“人文与素养、科学与创造、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人生与规划、生活与常识”等模块来研发和开设。 积极探索生涯教育和职业规划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利用周末或假期,布置职业角色体验类作业;高中学段,探索开展生涯教育和职业规划课程,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规划人生,设计未来。 11、学生社团是孩子们自己的组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组建社团,开展活动,展示成果。教师是不能缺少的指导者、支持者和服务者。高度重视足球社团和创客社团活动。 (三)教学观 12、教学改革是永远不变的主旋律,每一次教学改革都会催生学习革命。教改无止境,是进行时。每当困惑彷徨时,想想凤阳小岗村。勇往直前,不患得患失。 13、“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14、宽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面对错误,把“你是怎么想的”的追问变成习惯,引领学生由“误”到“悟”。 15、有困难,找学生。学生需要怎样的教学,学生自己最清楚,教学要真正适切学生;向学生求助是解决教学困难最好的方法之一。 16、纸质作业并不是学生作业的唯一。体验类、实践类、操作类、阅读类、调查类、制作类、表演类等都可以设计成为学生作业。城区中小学,可在城区学生中推行“上山下乡”“土留学”等暑期作业。 (四)教师观 17、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发展,学生才能发展,学生发展,学校才能发展。 18、教书育人,不能无奈地沦为“稻粱之谋”,而应升华为虔诚的教育情怀、崇高的使命乃至壮丽的事业。 19、教育者并非含辛茹苦的苦行僧,充满劳绩,不是职业全部;尊严而又诗意的生活,才是优雅、美丽的教育人生。 20、世俗可神圣。教师是社会的人,自然不能免俗。但学校不同于其他地方,必须超拔世俗。积极践行“运动的、阅读的、研究的、合作的”健康高雅、文明文化的职业生活方式。 21、教育者要有一颗温厚、柔软的心。锤的打击,未必能使石头规整完美;水的载歌载舞,反倒使之温润圆融。教育亦如是。 22、团队意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分享合作,互惠共赢。年级、班级、备课组内,不同行相轻,要同仁相亲。切忌单打独斗,要团队协作,形成合力。 23、活到老,学到老。既然面对的永远是孩子,那么心态、知识“不敢老去”。一个只会上课的教师,是一个教书匠;一个只会科研的教师,是空头理论家。再忙,也要留出时间抬头思考,教师,不能一辈子就埋头于“手头事”。

文档评论(0)

czy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