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34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 (1)农业:实行______________。 (2)工业:企业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__________,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方面: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4.评价 (1)积极影响: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轻巧识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2.内容 (1)农业:以________________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企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________________。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__________的工资制。 3.影响 (1)经济: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政治:克服了国内的政治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 (3)理论: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易错提醒] 正确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是在国有经济占主体的前提下进行的,也是在苏维埃领导之下,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轻巧识记]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历史背景 (1)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2)苏联是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3)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包围之中。 2.工业化之路 (1)方针: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__________的方针。 (2)目的:为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4)成果:两个五年计划后,实现国家工业化。 (5)弊端: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3.农业全盘集体化 (1)方针: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2)结果: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 (3)评价 ①积极:保证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②消极: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4.形成标志:__________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5.内容和影响 [思维拓展]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是在特定的国内外背景下制定的,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途径,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则经历了先轻工业、后重工业的发展道路。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缩小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差距;但是,它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轻巧识记] 斯大林经济模式 1920年末至1921年初,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省和沃罗涅日省、伏尔加河中游地区、顿河流域、库班、乌克兰和中亚等地。到1921年有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的“盗匪”。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 A. 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 B. 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 C. 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 D. 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俄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反映了农民的不满;农民不满的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实行余粮收集制对农民的剥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D项正确。材料强调农民暴动,而不是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排除A项。不是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而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社会矛盾,排除B项。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社会矛盾,发生农民暴动,排除C项。 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十月革命后,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成为以列宁为首的苏俄政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当时的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极其落后的国家,因此列宁等人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从直接过渡到间接过渡,是从“理想”到“现实”的回归。高考备考时,需要注意这一转化的深层次因素。 史料一 史料二 ③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版高中化学课件:第3章第2节课时2 铝的重要化合物 .ppt
- 2018版高中化学课件:第3章第3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ppt
- 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课件:第3篇策略3回扣教材主干5大核心要点 .ppt
-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课件:考点39 百家争鸣 .ppt
-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专题13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 .ppt
-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ppt
-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专题2专题0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 .ppt
-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专题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ppt
-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专题4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 .ppt
-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ppt
-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39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ppt
-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ppt
-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46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艺 .ppt
-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6 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 .ppt
-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8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ppt
-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9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pt
-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选考3 考点2 “亚洲觉醒”的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科学家 .ppt
-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选考3 考点1 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欧美近代革命领袖 .ppt
- 2019届高三一轮总复习湘教版地理课件:2.2.1、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ppt
- 2019届高三一轮总复习湘教版地理课件:2.3.1、农业的区位选择 .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