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课《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其实,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 。 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 。 半圆形,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 。 第三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 。 罗迦·费·因格及其作品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很重要。 ▲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首先找出本文中两个过渡段) 学习1—3段 本文是怎样开头的?这种开头方法有什么好处? 画出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用问题引出论点,结合问题讲道理。 好处: 新颖别致,使抽象的议论显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学习4—8段 1.你认为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个? 2.为了证明这些要素,作者是如何来论证他的观点的? 1.你认为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个? 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关键”说明最重要) 2.为了证明这些要素,作者如何来论证? 举例有两处 (举例论证) 学习9—12段 阅读语段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思考:1.拥有创造力的人和没有创造力的人有什么区别? 2.区分拥有创造力和不拥有创造力的人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创造性思维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只有见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 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学习13段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 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 A B C D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模式,就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文体。 复习: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是文章的灵魂。 2.论据分两种: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3.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 (2)道理论证 (3)对比论证 (4)比喻论证 三、议论文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汲 取: 推 敲: 根深蒂固: 锲而不舍: 轻而易举: 持之以恒: 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弃。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用费力。 长久地坚持下去。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jí dì qiè 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事情容易做,不用费力。( (2)一件事都没有做成功,形容事业上毫无成就。( ) (3)实行起来有成效。多指方法或措施被实践证明生效。( ) (4)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 轻而易举 一事无成 行之有效 不言而喻 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问题。 (一)创造性的思维需哪些必需的因素?(二)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提出这两个问题,作者运用什么句式? 设问句 它的作用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pdf
-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docx VIP
- 2025年燃气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高中音乐 人音版 必修《音乐鉴赏》《舞动心弦——舞蹈音乐》 第四课时.pptx VIP
- 住院医师临床思维培养ppt模板.pptx VIP
- 反渗透纳滤组合工艺高盐废水深度处理及零排放预浓缩.pdf VIP
- 超声成像系统数字扫描变换器(参考).pptx VIP
- JTG3441-2024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pdf VIP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配合.pptx VIP
- 202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计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