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2016人教版).pptVIP

第12课《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2016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2016人教版)

1.“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上述文字描绘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下列不属于宋元时期的著名大都市的是( ) A.北宋的开封 B.南宋的临安 C.元朝的大都 D.西夏的兴庆 D D 3.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处,有一座5A级风景区——清明上河园。那里有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是北宋开封城里 ( ) A.专供演出的圈子   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娱乐兼营商业的地方 4.每个时代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 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 ) A.诗   B.词 C.曲 D.小说 D B 5.“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 6.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定军山》 D.《念奴娇·赤壁怀古》 D A 宋词 李清照 豪放派: 婉约派: 苏轼 辛弃疾 边塞豪放派: 宋词 苏轼 2.作品:《念奴娇 ? 赤壁怀古》 3.特点: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1.时期:北宋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 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作品充满了血和泪,反映了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忧患情怀 代表作:《如梦令》、《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2.作品: 3.特点: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 (1)“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时期:两宋之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写景:“雨疏风骤”,雨小而风急;写人:“浓睡”、“残酒”,睡得香甜而残醉未醒;写花:“绿肥红瘦”,绿代指叶,红代指花,暮春时节,叶儿茂盛了,花儿稀少了。 再看词中的问答。“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试问卷帘人”,引出女主人公与侍女的一番对话。 结句“应是绿肥红瘦”,是她脑中浮现的景象和感受。“绿肥红瘦”四个字,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蕴积了她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心情;体现了女词人的纯净心灵和高雅情趣。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代表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宋词 2.作品: 3.特点: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表达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辛弃疾 1.时期:南宋时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苏 轼 豪迈而飘逸 辛弃疾 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李清照 委婉、细腻、清秀。 宋词代表人物及特点 归结 宋词 1.概况:是一种新体诗歌,又称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