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病毒检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6章病毒检测

第26章 病毒的检测 病毒检测对于病毒研究和诊断十分重要。检测病毒的方法共有如下几类: 第一节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包括: 一般可采集发病或死亡动物的组织病料、分泌物或粪便等,主要因动物及病毒的种类而异。 为保证病毒分离成功的几率,采集的样本都要做适当处理后才增值。 组织脏器,研磨后加抗生素,离心取上清,作为接种材料; 浓汁、粪便等应加高浓度抗生素处理2-4h或过夜,离心取上清。作为接种材料。 细胞培养、鸡胚及实验动物常用来分离与培养病毒,其中细胞培养是最常用的方法。 一般选择生长旺盛的敏感细胞用于病毒分离。 引起禽类疾病的病毒一般用鸡胚来分离。根据病毒的种类,选择适当的接种途径和鸡胚日龄。常选用9-12日龄鸡胚。(卵黄囊6-8日龄3cm 、尿囊腔9-10日龄、尿囊膜9-13日龄、羊膜腔10日龄3-3.5cm ) 抓取小鼠的方法 病毒的理化特性鉴定是病毒鉴定的重要依据,一般进行病毒核酸类型鉴定、耐酸性试验、脂溶剂敏感试验、胰蛋白酶敏感试验等。 通常以细胞或鸡胚为观察体系。 第二节 病毒感染单位的测定 测定样本中病毒的浓度,即病毒的滴度是病毒学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病毒滴度测定可通过用系列稀释的病毒接种细胞、鸡胚或动物,检测病毒的增值情况。 常用于病毒滴度测定的技术有:空斑试验、终点稀释法、转化实验等。 原理和方法见前。 根据样本的稀释度和空斑数,计算每毫升空斑形成单位(PFU),即可确定病毒的滴度。 在计算时,仅仅计数含20-100个空斑的培养板。超过100个空斑会导致计数不准确。 可用于测定几乎所有种类的病毒滴度。包括某些不能形成空斑的病毒. 本方法还可用以确定病毒对动物的毒力或毒价。 TCID50、ID50、EID50。 第三节 病毒颗粒的检测 1.电子显微镜 2.血凝实验 电镜下的病毒颗粒 血凝实验 病毒的血凝实验 第四节 病毒的血清学试验 病毒的中和试验 免疫染色技术 免疫转印技术 补体结合试验 病毒的中和试验 荧光标记技术 免疫酶组化染色技术 免疫酶测定法 免疫转印技术 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第五节 病毒核酸的检测 是指利用一些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组电泳分析、核酸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寡核苷酸指纹图等,通过检测病毒的核酸,而确证样本中病毒的存在。 PCR电泳图 本章小结 动物病毒检测最经典的方法是分离与鉴定病毒。此外还包括病料的采集、接种与培养、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测定、血清学与分子学鉴定等基本过程。 测定病毒滴度的方法常用空斑实验和终点稀释法。 电子显微镜技术可直接检测样本中的病毒颗粒,血凝实验用于检测具有血凝特性的病毒。 常用的血清学试验方法有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实验、免疫染色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病毒核酸的检测可直接提供病毒存在的证据,主要有PCR、核酸杂交、DNA芯片等技术。 本章复习参考题 1.简述病毒分离与鉴定的基本过程。 2.病毒感染单位的测定有哪些方法? 3.直接检测病毒颗粒的技术有哪些? 4.常用于检测病原和抗体的方法有哪些? 5.常用于检测病毒核酸的方法有哪些? 第27章 双股DNA病毒 基因组为双股DNA的动物病毒有:痘病毒、非洲猪瘟病毒、虹彩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多瘤病毒、乳头瘤病毒、线头病毒及杆状病毒。其中的痘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疱疹病毒和腺病毒是兽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第一节 痘病毒科 根据病毒的特征、自然宿主和特异性抗原,痘病毒科又分为2个亚科,即 : 各属的哺乳动物痘病毒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及抗原性方面差异不大,在免疫学上亦存在或多或少的交叉反应。 各种禽痘病毒之间在抗原性上亦极其相似,且存在各种交叉关系。 但是,禽痘病毒和哺乳动物痘病毒之间不能交叉感染和交叉免疫。 1.形态特征 痘病毒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大多数痘病毒粒子为砖状,大小为250nmⅹ250nmⅹ200nm,副痘病毒颗粒则为纺锤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60nmⅹ160nm,且外观如缠绕着毛线的线团。 病毒颗粒的外层结构之内是哑铃样的芯髓,内含病毒DNA和若干蛋白,及2个功能不明的侧体。 病毒的囊膜含有宿主细胞的类脂成分及病毒特殊蛋白, 痘病毒基因组由单分子的双股线状DNA组成 2.抵抗力 对冷及干燥有抵抗力,在干燥的痂皮中,病毒可存活几个月。100℃耐5-10min,但在潮湿的情况下,60℃ 10min 即可灭活。 对常用消毒剂有抵抗力,但甲醛(0.5%福尔马林)、碘液(0.01%)、H2SO4(3%)、HCl、石炭酸(3%)作用一定时间即可灭活(数分钟内)。 直射日光或紫外线亦可使病毒灭活。 1.痘病毒科在发育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生长,多数可在膜上形成痘斑。痘斑的形态、颜色、大小以及形成的时间因痘病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