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拆卸解体与零件清洗
汽车维修工程 第三十一讲 第一节 汽车修理工艺过程 第二节 入厂接收与外部清洗 汽车维修工程 第三十二讲 汽车维修工程 第三十三讲 汽车维修工程 第三十四讲 汽车维修工程 第三十五讲 汽车维修工程 第三十六讲 汽车维修工程 第三七讲 汽车维修工程 第三十八讲 第五节 总成及整车装配与磨合 3.曲轴与轴瓦 2.曲轴装配。装配曲轴时,应在曲轴轴颈和轴瓦表面涂上机油。紧固主轴承盖时,应从中间轴瓦开始向两端分2~3次依次拧紧到规定的力矩。全部主轴瓦拧紧后,用手以19.6N·m左右的力矩使其转动时,应能灵活地转动,若过紧过松或局部发卡,应查明原因加以排除。其原因可能是轴承间隙小,轴瓦安装后变形,曲轴有弯曲,主轴瓦座孔同轴度偏大等。轴承间隙过大,可能是主轴瓦座孔磨损。还应检查曲轴轴向间隙。若符和规定,将螺母拧紧。 第五节 总成及整车装配与磨合 4.传动副 1)圆柱齿轮副 (1)齿轮在轴上的定位 。为了保证齿轮轴心线与轴的中心线的同轴度,齿轮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当同轴度要求较高时,则选用中级或轻级的过盈配合。扭矩的传递则是由键联接来完成。键与键槽两侧要留有一定的过盈,而顶平面与齿轮上槽底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对于直齿轮,如果是过盈配合,一般不宜加轴向定位,如果是过渡配合的斜齿轮,则必须进行轴向定位。 (2)齿轮啮合间隙的测量。齿轮运转时为了避免发生卡涩现象,有良好的润滑和散热以及不引起很大的冲击,在装配中要注意检查齿轮的齿侧间隙。侧隙的大小应根据齿轮副的工作条件、精度等级等来确定。装配时若齿轮侧隙过大,将导致齿轮工作时产生冲击、振动,加速齿轮的损坏。若侧隙过小,则传动阻力大,油膜不易形成,导致齿轮早期磨损。为了保证齿轮副能工作平稳,在装配技术条件中均规定了各齿轮副侧隙和齿隙差的要求,一般用厚薄规测量。 第五节 总成及整车装配与磨合 (3) 啮合印痕的检查. 齿轮啮合时,正确的啮合印痕,其印痕长度不小于齿长的60%,印痕应位于齿面中部,如图7-68所示。 影响圆柱齿轮啮合印痕的因素主要有:壳体轴心线不平行或轴心线间距变化,齿轮加工误差,齿轮轴弯曲,齿轮变形等。 齿轮啮合印痕的检查通常采用在主动齿轮齿面上涂一层薄红丹油,轮动齿轮副后,在被动齿轮的齿面上便会出现啮合印痕。图7- 68为圆柱齿轮副啮合正确或不正确时的几种啮合情况。 4.传动副 图7-68 齿轮的啮合印痕 第五节 总成及整车装配与磨合 3)正时传动组 (1)正时齿轮副装配时,曲轴与凸轮轴正时齿轮记号应对正,如图1所示。 (2)链条传动时,安装时,曲轴转至正确位置,链条按标记套装于两正时链轮上。此时凸轮轴链轮的三只不等分固定螺栓孔位置应,如图2所示。然后转动凸轮轴,使凸缘上的三只螺栓孔与链轮的螺栓孔对正进行装配。 (3)齿形皮带传动,有的记号标在曲轴、凸轮轴正时带轮和齿形皮带上,如图3所示。 图7-69 对正时齿轮的标记 图2 链条与链轮的标记 图3 齿形皮带传动正时记号 第五节 总成及整车装配与磨合 5.活塞连杆组 1)活塞环 在安装活塞环时,应注意各道环切槽的位置和方向,首先要检查活塞环的端隙、侧隙和背隙是否符合规定。如有镀铬环,应装在活塞第一道环槽内。活塞环的内边缘切槽的一面应向上,装在第一环槽内,活塞环的外边缘切槽的一面应向下,装在第二、三道环槽内。 1)活塞连杆组 将活塞连杆组装入气缸,应注意活塞的安装方向,通常在活塞和连杆上都标明安装方向。无记号时,气门侧置式发动机的连杆大头喷油孔应朝向配气机构一侧;活塞膨胀槽应在膨胀行程受侧向力小的一侧。活塞方向对好以后,用活塞环箍扎紧活塞环,再用手锤木柄将活塞推入,使连杆大头落入连杆轴颈口。然后按规定扭力拧紧螺母,调整开口销孔,便于穿入连杆销钉 第五节 总成及整车装配与磨合 三、总成磨合 目的:改善各间隙配合副摩擦表面的表面质量,使其达到工作条件的要求,以延长使用寿命;检验零件再制造和装配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排除,以提高总成的可靠性;试验使用性能及恢复的情况。 实质:摩擦副表面在允许负荷(载荷、速度)下,以磨料磨损或轻微的粘着磨损为主的有控制的磨损过程,它与发动机正常运转时的磨损是不同的。在这一过程中,接触表面的宏观和微观接触面积逐渐增加,直至建立起适合于工作条件要求的配合表面。 1.磨合的必要性 第五节 总成及整车装配与磨合 2.影响磨合效果的因素 表面状况 润滑剂 磨合规范 表面粗糙度。对磨合质量的好坏起重要作用的是零件表面的原始粗糙度。 表面性质。零件表面性质不同,其磨合性也不同。 要求磨合时采用的润滑剂有较好的油性、导热性和较低的粘度。较好的油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KDW127-12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使用说明书资料.pdf VIP
-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第2框《滋养心灵》教学课件(2024秋).pptx VIP
- 5.5导学ppt:指导老年人的营养膳食 (1)课件讲解.pptx VIP
- 手术区域皮肤消毒PPT大纲.pptx VIP
- 韦德韦诺VDF650系列通用型变频器用户手册.pdf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2025年安全生产费用提取 和使用管理制度(4篇).pdf VIP
- 高中物理教师职业发展计划.docx VIP
- 2024年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docx VIP
- 密闭式静脉输血操作技术.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