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知识介绍.ppt
膀胱的形态 1 膀胱壁的构造 2 膀胱的位置 3 膀胱的毗邻 4 第三节:膀胱 一、膀胱的形态: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 膀胱体 膀胱尖 膀胱颈 膀胱底 二、构造 两输尿管口之间连有横行皱襞,称输尿管间襞. 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连线围成膀胱三角. 膀胱颈内有尿道内口,尿道内口周围有膀胱括约肌. 在膀胱底内面有输尿管口 成人的膀胱空虚时,居盆腔前部,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 三、位置 充盈时,向上扩大入腹腔,膀胱前壁直接接触腹前壁。 腹膜向上推移 四、毗邻 前方:邻耻骨联合。 后方:男性邻精囊、输精管壶腹、直肠;女邻子宫和阴道。 上方:腹膜、回肠。 下方:男邻前列腺;女性邻尿生殖隔。 阴道口 肛门 第四节:尿道 起自尿道内口(有膀胱括约肌),沿阴道前方下行; 女性尿道直宽短(5cm),穿尿生殖隔(有尿道阴道括约肌); 终于尿道外口(开口阴道前庭) 第六章泌尿-生殖系统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一、泌尿系统的功能 排泄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和盐 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维持内环境稳定 肾的形态 1 肾的位置 2 肾的被膜 3 肾的构造及微细结构 4 第一节:肾脏 一、肾的位置 贴于腹后壁 脊柱两侧 腹膜后方 两肾排成八字形 11胸椎下缘 12胸椎上缘 第2腰椎下缘 第3腰椎上缘 肾门平第一腰椎 左肾 右肾 5cm 出入肾门的结构组成肾蒂:左长右短 由前向后:肾静脉、肾动脉、肾盂 肾的表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纤维囊:贴在肾表面,薄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织和少量弹力纤维构成。在肾破裂或肾部分切除时,必须缝合此囊。 脂肪囊:位于纤维囊的外面,为肾周围的囊状脂肪层,包裹肾和肾上腺。 肾筋膜:包于脂肪囊外,前后两层。在肾上腺的上方和肾的外侧缘处,前、后两层互相愈合,形成一个向内下方开放的囊;肾筋膜发出许多结缔组织小束,穿过脂肪囊,紧密连与纤维囊,固定肾脏。固定装置(筋膜、脂肪囊、肾血管、肾的邻近器官、腹膜等)不健全时,肾向下移位,造成肾下垂或游走肾。 三、肾的被膜 肾筋膜 肾脂肪囊 肾纤维囊 肾前筋膜 肾后筋膜 四、剖面结构 肾皮质 肾髓质 肾柱 肾锥体:15-20 肾乳头 肾小盏:7-8 肾大盏:2-3 肾盂 接输尿管 五、肾脏的组织结构 1、肾单位: 肾小体(皮质迷路):血管球、肾小囊 肾小管:近端小管(曲部直部)、细段、远端小管(曲部、直部) 2、集合小管:髓放线、肾锥体。 3、球旁复合体 肾皮质 肾髓质 肾小体 肾小体 肾小球 毛细血管袢(有孔) 血管系膜 血管系膜细胞 系膜基质 肾小囊 壁层:单扁 肾小囊腔:含滤液 脏层:足细胞(突起、裂孔、 裂孔膜)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体 毛细血管袢 血管球毛细血管 足细胞 肾小体功能:形成滤液(原尿) 滤过膜(滤过屏障、血-尿屏障):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 影响滤过的因素:分子量 和电荷。 泌尿小管各段在肾内的分布 近端小管: 结构:立方、边界不清、强嗜酸、刷状缘、基底纵纹、微绒毛、顶部小管泡、微体、溶酶体、质膜内褶、侧突. 重吸收-糖、氨基酸、维生素、80%水、盐; 分泌- 铵、马尿酸、肌酐、药物. 远端小管 结构:立方、色浅、核近腔、微绒毛少、质膜内褶. 功能:钠-钾汞、重吸收钠排出钾重吸收水、分泌铵. 集合管 结构:立方上皮、弓形集合管和直集合管、柱状上皮、 乳头管、紧密连接多、微绒毛少、线粒体少 功能 吸收水、99%水重吸收 泌尿小管各段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 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 细段与远直小管 远直小管和集合管 球旁复合体 球旁细胞:入球微动脉处的平滑肌细胞分化为上皮样细胞,分泌肾素. 致密斑:远曲小管近血管极侧的上皮分化,为钠离子感受器. 球外系膜细胞:缝隙连接 ,传递信息 球旁复合体的功能 调节机体血压、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产生促红细胞生成因子 4、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血流量大(600-800ml/min,心输出量的20-25%) 两套毛细血管网。 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利于发挥滤过功能。 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利于重吸收和尿液浓缩。 输尿管的分段 1 输尿管形态 2 第二节:输尿管 1、腹段 上端接肾盂 沿腰大肌前面下行 左侧越过髂总动脉末端 右侧越过髂外动脉起始处 沿盆侧壁向下,再向前. 男性在输精管外下方与其交叉. 女性在子宫颈旁2cm处,经子宫动脉后下方与其交叉. 2、盆段 男性经输精管外下与其交叉,达膀胱底后斜穿膀胱壁. 输尿管口开口于膀胱. 3、壁内段 起始处 越髂血管处 壁内段 总长:20~30cm 直径:5~7mm 三处狭窄 二、输尿管的形态 本模板来源于网络,由17PPT模板网整理发布,免费分享给大家使用。 17PPT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