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之风险评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科技之風險評估 班級:奈米三乙 學號指導老師:林聰益、孔健中 老師 日期:99.11.18 摘要 生物科技不僅只存在於今日的世界,我們的老祖先其實早就知道利用微生物來提升生活品質了。例如在西元前6000年時就有釀製啤酒的記載;西元前4000年,埃及人已經會用發酵的方法來製作烤麵包。然而生物科技的啟蒙,一般認為是始於法國科學家巴斯德,他在1857年發現了發酵現象,之後微生物被大量運用,巴斯德也因此被稱為生物技術之父。   而歐洲在工業革命後,工業界開發出以微生物發酵為主軸的生產技術,當時此技術主要是應用於生產酒精、醋及廢水處理等。   隨著科學的發展,1940起人類便開發出在無菌狀態下進行的生物技術產程。現代社會中有許產品如:抗生素、胺基酸、酵素、膽固醇、多醣類、疫苗、單株抗體等,都是運用此方法製成的。1960年之後,微生物開始被拿來用來當作生產蛋白質的工具,這時科學家們已建立起遺傳工程及重組DNA的技術,因而許多生技產品也因應而生,如:重組蛋白質、荷爾蒙、細胞激素等。目前微生物發酵仍是生物科技中應用最為成熟的技術,廣泛運用於食品及製藥工業上。 目錄 何謂風險 何謂基因改造 生物科技之影響力 基因改造農作物 有機食品與基改作 食品安檢 基因改造魚 問題討論 結論 參考資料 一.何謂風險 相信各位對「風險」這兩個字並不陌生,但是對風險又瞭解多少? 在「千萬別撿千元大鈔」一書中提到一段話;「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生,處於什麼樣的狀況,我們都不可能與風險絕緣。」說明了風險本身從沒消失過,有得只是個人不自覺或是逃避而已。 風險在人生中始終存在,人無時無刻都在承受風險,只是大部分人不自覺。 大部分人說要分散風險「不要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和「不把雞蛋分散到不同的破籃子裡」,這可說是對也可說是錯,會用的人可能對,可是不會用得人可能會受到傷害。 風險是相對某有機體的,指某可能發生的事件,如果發生,能阻礙有機體的發展,甚至走向衰亡,風險是指事件發生與否得不確定性。 從認知學上講,風險的損害發生與否,損害的程度取決於人類主觀認知和客觀存在之間的差異性。在這個意義上說,風險指在一定條件下特定時間內,預期結果和實際結果之間的差異程度。 二.基因改造 基因改造,又稱基因工程或,是利用DNA重組技術,將目的基因與載體DNA在體外進行重組,然後把這種重組DNA分子引入受體細胞,並使之增殖和表達的技術。遺傳工程與傳統培育方式不同之處,在於物種在傳統培育方式中透過間接的形式變更,而遺傳工程是直接變更其基因。遺傳工程透過分子選殖和轉化來直接改變基因的構造與特性。現時,遺傳工程已在多項應用裡取得成果。當中有不少例子都應用於改良農作物,又或為醫學研究提供實驗品。 生物科技乃二十一世紀科研之主要趨勢,其影響力比網際網路更全球化,自基因重組技術發明後,發展更是突飛猛進。 生物科技促使歐盟製藥產業產生重大變革: 生物科技影響最深遠產業的應屬製藥業。資料顯示九零年代初與生物科技相關的醫藥專利平均占全部醫藥專利的32%,在九零年代末此數字上升為40%,其中又以美國(46%)、英國(41%)所佔比例最高,日本則以30%落後。若以成長速度分析,英國、德國成長最快,增長率分別為22.8%、18.4%,美國成長速度則明顯落後,增長率只有8.2%。由這些數據可發現美國提前致力於生物科技的創新研發,資金大量投入的結果使生物科技在醫藥產業開花結果。數據亦顯示歐盟雖起步較晚,但以其成長速度看來歐盟幾乎已迎頭趕上。以醫藥產品出口統計數字為例,歐盟醫藥產品出口佔全球市場總額將近三分之一,大幅領先美國。其中比利時、丹麥等小國表現相當出色,全球市場佔有率分別為百分之八與百分之五。 四.基因改造農作物(基改作) 卓凱利是以愛爾蘭為基地的代理商 卓凱利說:「已經有足夠的食物供應全世界人口。」分配及貧窮造成七人中有一人長期處於饑餓狀態才是問題的癥結。卓凱利處理問題的首要原則就是人人都有「食」的權利。 越來越多人憂慮基因改造農作物及推動種子准予專利的法案不會改善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反而可能增加貧窮。 饑餓大多數由貧窮造成而不是糧食缺乏。所以最重要的問題是誰控制基因改造技術以及使用該技術誰會獲利? 五.有機食品與基改作 無論你是否知情或願意,基因食物已經存在於我們的食物系統中。96年全球有200萬畝的基因改造農作物,至1997年已躍升為1,100萬畝,98年更增至2,700萬畝 28;到2002年,已達5,872萬公頃。 2002 年種植基因農作物的國家,主要為美國(66%),其次是阿根廷(23%)、加拿大(6%)和中國(4%)。自1994年至今,獲美、加、紐、澳批准出售的 基因作物有69種,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