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陶渊明诗歌的哲学 2013年下文学史教材整理版学生论文.ppt

陶渊明诗歌的哲学 2013年下文学史教材整理版学生论文.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渊明诗歌的哲学思想 前人对陶之哲学思想的论述 淵明所說者莊、老,然辭卻簡古。堯夫辭極卑,道理卻密。(朱熹《朱子语类》) 子聞近世之評詩者曰:“淵明之辭甚髙,而其指則出於荘、老,康節之辭若卑,而其指則原於六經。以余觀之,淵明之學,正自經術中來,故形之於詩,有不可掩。《榮木》之憂,逝川之歎也,《貧士》之詠,簞瓢之樂也。 (真得秀《真文忠公文集》)   真西山······以公之學在經術中來。予又以公非自經術,自性理中來。······可見陶公心次渾然,無少渣滓,所以吐詞即理,黙契道體,高出詩人,有自哉!  (郎瑛《七修类稿》) 一、“自然”的哲学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一章) 貴踐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釋之。 (《形影神序》)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 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飢凍雖切,違已交病。(《歸去來兮辭序》) 又問:“聽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嘉答曰:“漸近自然。”(《晋故西征大將軍長史孟府傳》) 形影神并序 貴賤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釋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贈影 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謂人最靈智,獨復不如兹。適見在世中,奄去靡歸期。奚覺無一人,親識豈相思?但餘平生物,舉目情悽洏。我無騰化術,必爾不復疑。願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辭。     陶渊明所谓的“天”的,有一部分的涵义和“自然是相通的: 在已何怨天,離憂悽目前。(《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試酌百情遠,重觴忽忘天。天豈去此哉,任眞無所先。(《連雨獨飲》) 天運苟如此,且進盃中物。(《責子》) 前王之清誨,曰天道之無親。(《感士不遇賦》)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歸去來兮辭》) 孝發幼齡,友自天愛。(《祭從弟敬逺文》) 勤靡餘勞,心有常閒。樂天委分,以至百年。(《自祭文》) “顺化”的哲学思想 一、”化“指宇宙间事物变化迁徙的过程,如四时的运行,村邑的兴废,朝代的更替等等: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移(《于王抚军座送客》)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己酉岁九月九日》)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二、是指不可抗拒的万物自身变化的规律。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悲从弟仲德》)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形神影·形贈影》) 行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戊申岁六月遇火》)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歸去來兮辭》) 三、指人生从幼至壮至老至故的变化过程: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形神影·神釋》)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盡,氣力不及衰。 (《還舊居》)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归田园居》其四) 旣來孰不去,人理固有終。居常待其盡,曲肱豈傷冲。遷化或夷險,肆志無窊隆。(《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運生㑹歸盡,終古謂之然。······形骸久已化,心在復何言。 (《連雨獨飲》) 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寳。 (《饮酒》其十一)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读山海经》其十) 窮通靡攸慮,顦顇由化遷。(《歲暮和張常侍》) 識運知命,疇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無恨。 (《自祭文》) 三、“养真”的哲学思想 “真”是陶渊明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可以通向“自然”,但不完全等于“自然”,它带有人生价值判断的意义。既属于抽象理念的范畴,又属于道德的范畴。“养真”则是贯穿陶渊明全部生活的一种人生哲学。 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蹟拘。聊且慿化遷,終返班生廬。(《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饮酒》其五) 試酌百情遠,重觴忽忘天。天豈去此哉,任眞無所先。 (《連雨獨飲》) 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縈。養眞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