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 新剧建设 1.时代的需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需要,文学艺术整体现代化的推动。 2.西方戏剧的译介: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第六期的“易卜生专号”。 3.胡适等人的理论建设和“社会问题剧”的出现:胡适的论文《易卜生主义》和剧本《终生大事》;陈大悲的《是人吗》,欧阳予倩的《泼妇》,熊佛西的《我到哪里去》等。把戏剧作为改良人生的工具,提倡写实主义的戏剧。 4.戏剧地位的重新估价:古代文学边沿的戏剧逐渐向文学的中心位移。 第三节 “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一、在移植模范西方戏剧中失败引发的戏剧本土化思考 《华伦夫人之职业》演出的失败。“上海民众戏剧社”(茅盾、郑振铎等创刊了《戏剧》月刊)和“上海戏剧协社”(应云卫、欧阳予倩和洪深等)的实践。 二、“爱美剧”提出“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 学生业余演剧活动的兴起,反对戏剧商业化。 三、小剧场运动 1.理论:宋春舫1919年的《小剧院的意义、由来及现状》。陈大悲《爱美的戏剧》。 2.导演制取代明星制。 3.演出实绩:《少奶奶的扇子》是中国第一次严格按照欧美各国演出话剧的方式,有立体布景,有道具,有导演,有舞台监督的一出戏。 四、趣味主义戏剧思潮 《华伦夫人之职业》演出失败,引发了对戏剧趣味性和观赏性的思考,宋春舫提出了“戏剧是艺术的而非主义的”的主张,熊佛西也宣称“任何派别的剧本,只要其中蕴蓄着无穷的趣味,即是上品”。这种探索是有价值的,但又导致了过分对趣味的追求,戏剧的艺术性不足,反而成了闹剧。 第四节 “国剧运动” 1925年,闻一多、余上沅、赵太侔等在徐志摩的支持下,北京《晨报副刊》开辟了“剧刊”专刊,倡导“国剧运动”,基本宗旨是反对易卜生式的社会问题剧,反对用戏剧来传播思想,表现人生,倡导所谓抽象的“纯形的艺术”,进而推崇中国的“国粹”——旧戏,从纯审美的角度玩味旧戏外在的形式美因素,试图创造一种所谓在“写意的”和“写实的”两峰之间架起一坐桥梁的“新的戏剧”。但在当时特殊的时代环境下,以及后来中国战争的长期存在,戏剧是“纯为娱乐的”的见解,不被现实所容忍,宣告了倡导的不合时宜的失败。 第五节 田汉、丁西林的话剧 一、 田汉 田汉(1898-1968):原名田寿昌,湖南长沙人,创造社发起人之一。南国戏剧运动的主要领导者。1920年发表处女作《梵峨嶙与蔷薇》,主要作品有:《梵峨嶙与蔷薇》、《苏州夜话》、《咖啡店的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湖上的悲剧》、《古潭的声音》、《南归》、《顾正红之死》、《梅雨》、《回春之曲》、《丽人行》等。 《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戏剧的代表作,通过富裕猎户魏福生的女儿莲姑和贫苦的流浪儿黄大傻的爱情悲剧,揭露了封建势力的专制与残暴,热情歌颂青年男女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田汉的戏剧观念受到新浪漫主义的影响,从他开始第一部戏剧《梵峨嶙与蔷薇》的创作时,抒情性便成为一个特征贯穿其一生的创作。田汉的《古潭的声音》、《乡愁》、《南归》、《湖上的悲剧》等浪漫抒情剧塑造了艺术家形象系列,写他们苦闷、彷徨、满腔哀愁甚至颓废的情绪,探寻的是美的幻灭与毁灭的悲剧。 当时在田汉看来,值得追求的美好理想有两个,一是艺术,二是爱情,因此这两者成为他早期浪漫剧的中心主题。 田汉1929年完成的三幕话剧《名优之死》通过著名艺人刘振声的一系列遭遇,揭示出封建社会与艺术根本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一个真实而沉重的主题。 对田汉来说,这部剧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具有某种转折的意义。比之其早期剧作,《名优之死》超越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性解放、个人抗争的主题,转而反映了更为深广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其早期剧本中的那种感伤和神秘色彩也被坚定、客观的艺术描写所代替,在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戏剧冲突的结构以及戏剧语言的表达等方面,都显得比以往作品更加细腻、生动和紧凑。在表现手法上,巧妙地运用了戏中戏的构架,既便于情节的展开,又增强了戏剧的真实感。 田汉的剧作从总体上看呈现出一条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的轨迹。他前期作品以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为标志,重在抒情,有较浓厚的感伤色彩;后期大多取材现实生活,塑造劳苦大众形象,描绘普通人的命运。 30年代田汉的戏剧题材一方面是表现工人生活和斗争的剧本,代表作是《梅雨》;二是表现爱国抗日主题。如《回春之曲》、《卢沟桥》等。 40年代的代表作是《秋声赋》与《丽人行》。《丽人行》全景式的展现了40年代的社会生活,三线并置,以三个不同阶层的青年女性艰难坎坷的人生经历,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二、 丁西林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江苏泰州人。主要剧作:《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2S701 砖砌化粪池建筑工程图集 .docx VIP
- 旅游度假区目标客户群分析.docx VIP
- TCBDA 27-2019 建筑装饰装修机电末端综合布置技术规程.pdf VIP
- 《飞机构造基础》课件——第九章 飞机防火系统.pptx VIP
- 中信泰富:2008年年度报告.pdf
- 《飞机构造基础》课件——第二章 重量与平衡.pptx VIP
- 医院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及实施细则.pdf VIP
- 旅游市场的目标客户群分析与定位.docx VIP
- D-Z-T 0204-2022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稀土(正式版).docx VIP
- 2025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