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垃圾渗沥液处理厂污泥钙镁离子去除剂的选择-化工
垃圾渗沥液处理厂污泥钙镁离子去除剂的选择-化工
垃圾渗沥液处理厂污泥钙镁离子去除剂的选择
周 纳
(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14)
【摘 要】以垃圾渗沥液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去除剂对钙镁离子的去除率效果以及对污泥活性、沉降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垃圾渗沥液;钙镁离子;去除剂;沉降性能
0 前言
目前垃圾渗沥液的处理主要采用两级生物脱氮式MBR工艺处理,出水效果较好,但由于渗沥液中钙、镁离子含量较高,处理过程中的浓缩液又回流到系统中,故钙、镁离子在系统中不断循环、累积,含量不断增加,易造成构筑物及膜件结垢,导致构筑物的有效容积减少、膜件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增加等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去除系统中的钙、镁离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献资料显示,腐植酸钠[1]、葡萄糖酸钠[2]、碳酸钠[3]、碳酸钾[3]四种物质对钙、镁离子的去除有一定的效果,且钙、镁离子的去除多是采用化学方法形成沉淀后随污泥排出系统[3],故笔者认为将去除剂在离心脱水前端管道添加,与脱水前的污泥混合均匀后,经絮凝剂调质,脱水处理的工艺路线较为可行。选择适宜的去除剂必须满足对废水处理系统造成的影响小、对钙镁离子的去除效果好的要求,因此实验研究主要围绕去除剂的可用性和作用效果进行去除剂的选择。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样品与药品
1.1.1 试验样品
某垃圾渗沥液厂剩余污泥样品MLSS为19.15g/L,剩余污泥经离心脱水后上清液SS为400mg/L、钙离子含量为1022mg/L、镁离子含量为397mg/L(以上数据均为月平均值)。
1.1.2 药品
腐植酸钠、葡萄糖酸钠、碳酸钠、碳酸钾分别配制15%(m/v)溶液,以及0.2%(m/v)聚丙烯酰胺(PAM)溶液。
1.2 试验方法
1.2.1 钙镁离子去除效果试验
取100ml剩余污泥于500ml的烧杯中,分别将一定体积的腐植酸钠溶液、葡萄糖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钾溶液,加入到剩余污泥样品中,充分混匀后静置,取上清液,测定其中钙离子与镁离子的浓度。
1.2.2 絮凝性试验
取100ml剩余污泥于500ml烧杯中,添加适量的去除剂混合均匀,再加入适量0.2%PAM溶液,混匀,过80目筛,计时30秒收集滤出液,筛选对絮凝效果影响较小的药剂;
1.2.3 回流上清液对污泥活性影响试验
将试验样品的上清液根据比例加入200mlMBR混合液中,用溶氧仪不定时测定混合液中溶氧值,并做记录,直至溶氧值降低到1.00mg/L。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去除剂对钙镁离子去除效果
按1.2.1试验方法,取静置后上清液,分别测定其中钙离子与镁离子的浓度,计算钙镁离子综合去除率(即钙离子去除率和镁离子去除率的总和),结果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碳酸钠与碳酸钾对钙镁离子的具有明显去除效果,碳酸钠与碳酸钾对钙镁离子的综合率去除都是随着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碳酸钠去除效果在4ml达到最大,碳酸钾去除效果在10ml后达到最大,之后二者去除效果则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趋于平缓;而腐植酸钠加入量越大,钙镁离子的去除效果越好,最后保持在一个稳定值,但随着腐殖酸钠的加入上清液的色度则越来越大,因此腐植酸钠不适合大量的加入;葡萄糖酸钠随着试剂的量不断加大,对去除钙镁离子的去除效果非常不明显,因此葡萄糖酸钠不适合作为去除剂。
2.2 加入去除剂后对污泥絮凝性能的影响
(1)污泥脱水需要加入一定量的PAM溶液,按照1.2.2的试验方法,不加入去除剂,仅加入不同体积的0.2%PAM溶液做空白试验,结果见表1.
由上表可以看出,当投加量小于8ml是絮凝效果不够,上清液量较少,当投加量大于12ml时由于液体粘度较大,絮凝效果并没有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因此絮凝剂的投加量应控制在8ml至12ml之间。
(2)按照1.2.2的试验方法,保持0.2%PAM溶液投加量为12ml进行试验,计算样品滤出率(注:滤出率=(滤出液体积/总体积)×100%,总体积=100+去除剂投加量+PAM投加量)与空白样品滤出率的比值,结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腐殖酸钠加入后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但由于腐植酸钠是一种无定型的黑色高分子胶体,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功能团,因而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和较强的吸附性能[1],当腐植酸钠加入量少于2ml时对絮凝效果有一定的增益作用,同时实验表明当加入腐植酸钠1ml后,样品上清液的悬浮物由原来的400mg/L降低到50mg/L,且色度并未明显增大,因此少量的腐植酸钠对絮凝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碳酸钾、碳酸钠加入后同样呈下降趋势,但碳酸钠的下降趋势较为平缓,故碳酸钠对絮凝性能的影响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 VIP
- 上海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简表.pdf VIP
- 广西盐业公司的招聘试卷.pdf VIP
- 2025《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课件PPT.pptx
- Haier海尔空调KFRd-120LW 7YAF81 KFRd-120LW 5YAF82 KFR-12ity 5YAF82用户手册.pdf
- 雪铁龙维修 手册 图DS_5LS_Owner_Book_ZH.pdf VIP
- 烟风煤支吊架设计手册-新版.pdf VIP
- 长期卧床鼻饲患者的护理ppt.pptx VIP
- 教学能力大赛教案--智慧工厂的安全策略之VLAN的划分.docx VIP
- GB 6246-2011 消防水带标准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