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第三章基本的 原则(第4版).ppt

(医学伦理学)第三章基本的 原则(第4版).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伦理学)第三章基本的 原则(第4版).ppt

第二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 一、服务是医业的根本属性 (一)服务的内涵及特点 1.服务的内涵 服务就是“为别人做事,满足别人需要”。 2.服务的性质 (1)服务的主体——供方和需方 供方——服务的提供单位;需方——顾客、服务的接受者 (2)服务的内涵:服务是一组或者一个具有无形性的过程和结 果,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满足顾客的某种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且由供方和需方共同完成。 第二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 二、服务内容及其推论 (一)服务对象第一 (二)精研医学,发展医学 1、知识广博而精深 2、富有哲学头脑 第三节 公正公平原则 一、公正原则及其内容 (一)何谓公正? 公正是给人应得,即行为对象应受的行为,是给人 应得而不给人不应得的行为; 不公正是行为对象不应受的行为,是给人不应得而 不给人应得的行为。 第三节 公正公平原则 什么叫给人应得? 应得必然与应得者此前的行为相关,应得乃是一种 回报或交换。 公正是一种回报或交换。 第三节 公正公平原则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和涌泉之恩滴水相报,都是回报或交换,这些行为是公正的吗? 公正是平等(相同、同等)的利害相交换的善的行为,是等利害交换的善行; 不公正则是不平等(不相同、不同等)的利害相交换的恶的行为,是不等利害交换的恶行。 第三章 医德的基本原则 医德基本原则,简称医德原则,是由医者职业决定的,医务人员应该自觉遵守的最基本的医德准则和根本要求,它是调整各种医疗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也是衡量医务人员医德水平的最高标准。 我国医德基本原则 传统医德基本原则 志怀救济,普同一等 当代医德基本原则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 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第三章 医德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医学人道主义原则 第二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第三节 公平公正原则 第四节 优化原则 第一节 医学人道主义原则 一、医学人道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人道思想 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其基本观 点是“爱人、行善、慎独”。 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 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 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中国古代医学中的人道思想 唐代名医孙思邈《大医精诚》 “精”,即医术要精; “诚”, 即品德要好,在品德修养上要安 神定志,无欲无求,对病人富有 同情心,一视同仁。 中国古代医学中的人道思想 明代陈实功 应戒贫富不等; 为妇女看病应 有侍者在旁; 不可诋毁同道; 不可离家游玩; 对娼妓等应视 为良家子女, 不可不尊等。 杏林春暖 对中国古代医学伦理的评价 (1)“仁爱救人”的行医准则 (2)内省、慎独的医学道德修养方法 (3)“推己及人”的医学道德情感 中国古代医学伦理的局限性 (1)封建伦理糟粕 (2)忠君孝亲思想 (3)主体性思想缺乏 (4)父子君臣的等级思想 (5)患者缺乏权利意识 主体性思想缺乏 儒家“仁”学有不少可贵之处,在传统医德的熏陶之下,中国古代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名医名家,也留下了“杏林春暖”等流传千古的医德佳话。但是儒学也有自身的局限,受其影响,在中国传统医德中,行医者的家长作风由来已久。 儒学是一种缺乏主体性思想的哲学。孔子的“仁”是以自己为出发点,然后推己及人,这种“仁”是出自“自我”的施舍和恩赐,而并非出自对他人的“主体性”的承认。“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爱,是以自己作为标准,而忽略了人际间价值观的差异性。 父子君臣的等级思想 中国的医患关系——父子关系。“医者父母心”要求为医者须怀着父母疼爱孩子般的心去关心病人,同时赋予了医者父母般的权力。家长主义在中国的医疗领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医患关系是“主动-被动”型模式。患者找医生看病叫“求医问药”。 既然是“求”,医家“应”了这“求”,病家就应满足,就当千恩万谢,哪里还能计较“应”的方式、态度、效果?既然是“恩泽于尔,何有不满之言?”优越的心态使为医者将自身置于“上帝”、“天使”的角色,对患者的权益没有充分的意识。医患之间不是独立的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而是施予与被施予、恩赐与被恩赐、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患者缺乏权利意识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是按照家庭生活方式培养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生活中总得有个依靠。” 这种心理定势带入医患关系,使患者依靠医生,医生代患者做主成为天经地义、自然而然的事。什么信息该告知或不告知患者,如何作对患者最为有利,一切由医生决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