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讲授需要艺术表达
历史讲授需要艺术的表达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讲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1-0012-04
据说白寿彝先生曾感叹历史叙述的干瘪无文,他认为史学家们似乎已经不会“讲故事”了,他们往往将丰富多彩、生动无比的历史简化成几个抽象枯燥的“公式”[1] (pp.351~352)。其实当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也会让人产生这种感觉,似乎现在的历史教师已不会作精彩的讲授了,教研人员也不在意教师的讲授如何,只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活动时间的长短。因此,教师的讲授日益受到冷落和质疑,以至于很多教师为证明自己的教学符合所谓的“新观念”,尽量少讲或不讲,“在公开课上一会儿多媒体演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组织学生讨论,五花八门”[2] (p.28)。当然,这只是公开课的情况,在常态化的课堂上,教师无暇作秀,他们本能地意识到教学离不开实用的讲授,因此又将课堂大部分时间用于讲授,不给学生思考和感悟的时间,这种矛盾对历史教学的发展十分不利。
有经验的历史教师都知道,历史课堂教学离不了教师的讲授,把讲授简单等同为注入式教学是一种误区。其实历史教师让自己的讲授精彩些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笼统地谈提高讲授能力,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困惑,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看看精彩讲授到底由哪些“元素”构成,就不难找到提高讲授能力的钥匙。
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讲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这是古人都知道的道理,梁启超在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也专门谈到了“文采”,他认为:“同是记一个人,叙一件事,文采好的,写得栩栩欲活;文采不好的,写得呆鸡木立。这不在对象的难易,而在作者的优劣。没有文章素养的人,实在把事情写不好,写不活。”[3] (p.142)写文章如此,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对于同一历史现象,教师运用平淡的语言叙述和运用精彩的语言叙述,效果截然不同。顺着梁先生的思路深入下去,我们不妨把历史教师在讲授中表现出的文采分解为以下几方面:
修辞
课堂教学的讲授应该注重语句的修辞,不能简单停留在满足于讲授的流利和顺畅的水平,因为我们的课堂需要的是能够打动人心的语言,而打动人心的语言首先要注意语句的锤炼和修辞,要让讲授的内容“活”起来,“动”起来,就不能不推敲讲授的语句。《论语》对现代人应该说是很枯燥,于丹的讲授却吸引了很多人去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很注重修辞,讲授语言华丽而新颖,让人喜欢听。这就是同样一句话,有人说话让人如沐春风,而有人说出来就让人感到味同嚼蜡的原因所在。
上海晋元中学李惠军老师在讲冷战结束的时候,渲染了这样一个场景细节:“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锤子和镰刀的苏联国旗悄然地在克里姆林宫上空徐徐降落,它似乎带着无奈与遗憾、不甘与挣扎向人们诉说着什么。此时,离苏联成立69周年还差5天。寒风中,只有几个匆匆过客看到了这个历史性的场面。一个曾经令人类震撼的帝国大厦就这样在历史的烟尘中无声地消失了……”[4] (p.276)如果我们的历史课堂多一些这样的讲授,学生能不感兴趣吗?
哲理
辞藻华丽而内容空洞的讲授不足以完全打动人心,史为处世之鉴,理为治史之魂,历史教师在讲授时所表现出的文采一定是寓理于史,历史教师的智慧也应该表现在能够独立钻研,有所体悟。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教师一句精辟的话,常使学生萦绕于脑际而终生难忘;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抓住了知识的关键而茅塞顿开,这样得讲授才能让学生有感悟,才能使学生学得有趣,从而实现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并对学生终身有益。
上海中学特级教师孔繁刚在向学生介绍“火车机车由英国人史蒂芬孙在1814年发明”这一史实时,根据平素潜心搜集的史料补充道:“实际上最早的火车机车是18世纪末法国人洛巴发明的。但是,当时正处在法国大革命之中,不具备推广的社会条件,而湮没不闻。”接着又进一步论述说:“历史证明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只有适应社会需要并奉献社会时方能实现其价值,才能为社会昌明做出有益贡献。”[5] (p.164)这种由历史事实而生发出来的、富有哲理性的讲授,丰富了学生对历史的感悟,自然也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情感
言为心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在这里,要求教师本人对历史史实要有一个公正的善恶是非观,在讲授中融入自己真挚的情感,借助相应的语言技巧,以情动人。
以情感教学而著称的北京三中朱尔澄老师曾说:“历史虽已逝去,但是历史是有生命的,对史事的情感叙述,才能给人以历史的真实感,或者说教师的历史情感好像是血液、灵魂,赋予已逝的历史以生命……情感对于历史教学的重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