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融学课件第0章 货币概述
金融学课件 导 论 第一章 货币概述主要讲述内容 第一节 货币“质”的规定性 第二节 货币“量”的规定性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第四节 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第一节 货币“质”的规定性 一、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之“谜” 1. 抽象的逻辑分析法: 一种商品的价值必须用具有相同价值的商品来表现。 以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方式称之为价值表现形式,或简称价值形式。 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其价值表现经历了四个阶段,有过四种价值形式: ⑴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⑶一般价值形式 2.具体的历史分析法:通过考察商品内在矛盾的发展来揭示货币的产生,侧重于说明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 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并反映特定形态的生产关系 三、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 1. 实物货币 2.代用货币 3.信用货币 第二节 货币“量”规定性 一、西方学者的观点 1. 货币量定义的基本内容: 2. 货币量定义的扩展: 二、马克思关于货币量范围的论述 1. “窄”的定义: 三、我国传统货币量范围的片面性及其纠正 四、货币量的层次划分 1. 货币量层次划分的涵义 美联储公布的“货币层次系列”(1984年3月) 德意志联邦银行的货币层次划分 2. 流动性──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 中国金融学会关于货币层次划分的讨论意见 3. 相含层次中的控制重点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一、 价值尺度 二、 流通手段 三、 贮藏手段 四、 支付手段 五、 世界货币 一、价值尺度 1.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特点 2.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二、流通手段 1.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特点 三、贮藏手段 1.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特点 3. 金属货币流通与纸币流通下货币贮藏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 1. 货币支付手段手段职能的产生 五、世界货币 1. 货币充当世界货币,必须脱掉“民族服装” 第四节 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一、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其演变 二、 我国的货币制度 三、 我国港澳台货币制度 四、 国际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及其演变 1.货币制度的形成 (1) 铸币流通 (2) 货币制度的形成: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为克服货币流通混乱状况以法令或条例形式对货币流通作出种种规定并使之制度化的过程。 2.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货币材料的确定:即规定哪一种或哪几种商品(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为币材。 (2)货币单位的确定: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 (3)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即规定货币的本位币、辅币及其铸造、发行和流通的程序。 辅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辅币用较贱的金属铸造。辅币的面额较小,因此使用贱金属铸造辅币,可以节省流通费用。辅币是不足值的铸币,其实际价值虽低于名目价值,但可按固定比例与本位币自由兑换,这样,就保证了辅币可以按名目价值流通。辅币只能由国家来铸造。由于辅币的实际价值低于其名目价值,铸造辅币会得到一部分铸造收入,所以铸造权由国家垄断,其收入归国家所有。同时,因为辅币是不足值的,限制铸造也可以防止辅币排挤本位币。 银行券和纸币: 银行券和纸币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信用货币和货币符号。1929年到1933年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后,各国的银行券都不再兑现,从而演变为不兑现的纸币。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政府根据流通手段的特性,有意识铸造和发行不足值的铸币,直至发行本身几乎没有价值的纸币,并通过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 (4)准备制度:即规定如何建立货币发行的准备金以维持货币价值的稳定。 3.货币制度的演变 (1)银本位制 (2)金银复本位制 ①概念: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的货币制度。 劣币驱逐良币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在金银复本位下,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在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 (3)金本位制 ①概念: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①概念:以纸币为本位币,且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货币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货币流通量通过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调节。 货币流通由政府调节,并构成对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若国家投放的货币超过货币需要量,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流通中的货币不仅指现钞,银行存款也是通货。随着银行转帐结算制度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走长征·中国力量行.doc
- 重邮研究生20172018学年第1学期课程表.doc
- 重锤式液控蝶阀--说明书600 600.doc
- 重锤夯实(强夯)施工工艺.doc
- 量产试作(Run at rate )3.ppt
- 量子通信初步.0.ppt
- 金乡市人民检察院三年物业保洁费,含保安2人(二次)竞争.doc
- 金乡市教育体育局物质供应中心校报校刊印刷采购项目竞争性.doc
- 金光花苑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的质勘察工程.doc
- 金台区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单元检测参赛试卷.doc
- 森林群落发育及演替.ppt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中考一模数学卷(含解析).pdf
- 高中历史选择题考试技术(四)考试技巧之逻辑判断 用“全面”的观点 高考历史做题方法指导.pptx
-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ppt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docx
- 2025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中考一模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苏科版).pptx
- 2025届江苏省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解析).docx
- 2025年江苏省常熟市中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附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