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中考分类汇编精心整理----微观世界-分子运动
物理科2017年中考试题分类解析表
(不要调整表格)
序号 考地标注 试题及其解析 161 (2017·成都中考) (2017·成都中考)12.(2分)关于原子核、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B.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
C.核电站利用核裂变获得核能 D.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解析:选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AB错误;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所产生的能量发电,故C正确;核能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161 (2017·怀化中考) (2017·怀化中考)
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分子是围观物体,肉眼或借助光学显微镜都不能看到,本题中沙尘、泥沙、雪花,都是宏观物体,所以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A、B、D项均错误;花香弥散是花香分子无规则运动造成的,C项正确。 161 (2017·衢州中考) (2017·衢州中考)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 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在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是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网络图,则汤姆生当年推测的“带正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选。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故乙为带正电的原子核.故选B. 161 (2017·随州中考) (2017·随州中考)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知识。图甲中,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发生了扩散现象,主要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错误;图乙中,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一起后,好像是“粘”成一个整体,主要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作用,故B错误;图丙中,当测力计的示数比玻璃片大很多时,仍然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主要说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有引力的作用,故C错误;图丁中,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这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情况相似,故D正确。 161 (2017·常州中考) (2017·常州中考)2、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得( )
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B、中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C、质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D、原子核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解析】选A。本题考查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B、C和D均错误;电子带负电,玻璃棒带正电,因此是玻璃棒失去电子,丝绸得到电子,故选A。 161 (2017·常州中考) (2017·常州中考)3、2016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住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子的运动。蜂蜜吸引蜜蜂,是因为蜂蜜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A是水沸腾带动米粒翻滚,C是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是说明分子间有引力,均不符合题意;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是利用醋和酱油分子运动,故选B。 161 (2017·宿迁中考) (2017·宿迁中考)
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C.花香袭人,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D.杨絮漫天飞舞,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选C。本题考查粒子和宇宙的知识。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原子还可以再分,故B错误;花香袭人,是花香分子运动到人的鼻腔的结果,说明分子是运动的,故C正确;杨絮不是分子,分子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杨絮漫天飞舞,不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161 (2017·无锡中考) (2017·无锡中考)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子的运动。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故选D。 161 (2017·无锡中考) (2017·无锡中考)
【解析】选A。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知识。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和液体都是如此,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空隙,故选A。 161 (2017·徐州中考) (2017·徐州中考)
【解析】选D。本题考查扩散现象。碳分子渗透到零件表层,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故D正确。 161 (2017·镇江中考) (2017·镇江中考)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知识。此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A错误;扫地时灰尘飞扬,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颜色变得相同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