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X桥煤矿-8煤毕业设计说明书
1 矿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1.1 井田概况
1.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谢桥煤矿位于淮北平原西南部,行政区划属安徽省颖上县管辖。其中心南距颖上县城20km,东南至风台县城约34km,具体交通位置图见图1-1。地理坐标: 东经116°19'36″~116°28'8″,北纬32°45'53″~32°48'40″。
谢桥煤矿东与张集矿井接壤,西与刘庄井田毗邻;井田内主要有颍~利和潘~谢公路通过;井田外南侧分别有淮~阜铁路和颍~凤公路经过;井田外西侧的颍河可以通航,而东侧的西淝河雨季也可行船,并可转接淮河水运。交通较为便利,矿区煤炭外运具有极为便利的条件和充足的运力。
图1-1 井田交通位置图
1.1.2 地形地貌及气象
1、地形
本区属淮河冲积平原,矿区内地势平坦,区内沟渠纵横,村庄较密,地
面标高+24~+25m,济河两岸标高+20~+22m,局部+19m,标高低于+20m地段雨季易发生内涝。我矿5个井筒井口标高均在+26m左右,目前矿井没有受到涝水的威胁。
2、水系
矿区主要水系济河,上接颖河的永安闸,自西至东横贯矿区中部,向东汇入西肥河,济河以蓄水抗旱为主,兼排过多降水,在永安闸与谢桥闸之间水位标高保持在+23.50m,蓄水400~500万m3,夏季为洪水期,历史上最高洪水位为1954年7月,实测标高24.422~24.743m。
3、气候
本区气候温和,属季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春秋温和雨少,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多风。年平均气温15.1℃,最高气温(1966年8月8日)41.4℃,最低气温(1969年1月31日)-21.7℃;春秋季多东南、东北风,夏季盛东南风,冬季多东北~西北风,平均风速为3.28m/s,最大风速20m/s;年平均降水量为926.33mm,雨量多集中在七、八两个月。全年蒸发量1242.9mm, 全年无霜期214.7天,冻结期最早为11月10日(1968年),最晚可至次年3月16日(1959年)。冻土最深可达19cm(1977年1月6日)。
1.1.3 井田境界
谢桥井田位于潘谢矿区的西端,井田范围东起F209断层与张集矿井相接,西至F5断层与刘庄勘探区为邻,南部以谢桥向斜轴或17-1煤层-1000m水平的地面投影为界,北至1煤露头或张集勘探区Ⅲ线,东西长11.5km,南北倾斜宽4.3km,面积约38.2km2。
1.1.4 自然地震
根据历史资料,淮南、颖上地区地震活动强度不大,以轻度破坏和有感地震为主,据颖上县志记载有感地震16次,其中,1931年在明龙山曾发生6.25级地震,震中最大烈度为7度。其它如1668年郯城8.5级地震,1917年霍山6.25级地震,1937年菏泽7级地震,均波及本区,但无较大破坏。安徽省地震局皖震发地字(84)020号文将谢桥煤矿地震基本烈度定为7度。
1.2 矿井地质特征
1.2.1 矿井地质特征及构造
谢桥煤矿位于淮南复向斜中部,陈桥背斜的南翼、谢桥向斜的北翼。总体上呈一走向近东西、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平缓,一般10°~15°,断层不发育,虽局部地段发育有小的褶曲,造成地层起伏,但波幅较小,地层产状总体上变化不大,单斜构造特征明显,地质构造简单。
井田南部边界F202、F206断层为两条逆冲推覆断层,属阜风推覆构造前缘叠瓦扇的一部分,两断层间夹块一般厚100~200m,有时合二为一,夹块内构造复杂,由其造成井田深部局部地段含煤地层叠置;发育于井田深部的谢桥向斜的枢纽向东部仰起,向西倾斜,使得井田东段深部近向斜轴部的煤层走向由近东西转向南东。
断层的发育特征:
按其落差大小划分:
≤ 10m的21条, >10~25m的10条, >25~50m的3条 , >100m的4条
因此,综合分析区内断层有以下特征:
1. 正断层较多,逆断层较少。
2. 小断层较多,规模较大断层较少且多为边界断层。
3. 以走向北东、北北东向的断层为主。
1.2.2 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1 地表水
济河自西向东横贯矿井中部,系人工河流,上接颍河永安闸,向东汇入西淝河,属排泄洪水和浇灌农田的季节性河流。在永安闸与谢桥闸之间水位标高保持在+23.50m,蓄水约400~500万m3,历史上最高洪水位为1954年7月,实测标高+24.422~+24.743m。济河属本矿井地表最大水体,对矿坑开采无充水影响。
2 含隔水层
主要含水层由岩溶裂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孔隙含水层三部分组成。各类含水层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程度,又可分为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各含水层之间均有有效隔水层和相对隔水层间隔,其特征如下:
㈠ 新生界松散层含、隔水层(组)
松散层厚度194.10~485.64m,平均厚度363.26m;总体呈南薄北厚的趋势。南部古地形起伏明显,根据沉积规律和区域对比,以及《谢桥井田煤系上复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