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4 新人教版.pptVIP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4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4 新人教版

*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是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第五个 小知识 在中国之前已经成功发射地球卫星的国家 1、苏联:1957年10月4日 2、美国:1958年1月31日 3、法国:1965年11月26日 4、日本:1970年2月11日 氢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 )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 1964 原子弹 2.( )年,我国第一颗装有 ( )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 )的导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 1966 核弹头 战 实 氢弹 东方红一号卫星 发射时间 1970年4月24日 研制人员 戚发轫等 卫星质量 173公斤 卫星用途 进行卫星技术试验 以及一些探测 直 径 约1m 终止服务 1970年5月14日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仍在近地点430千米、远地点2075千米的轨道上。 3.早在20世纪50年代,( )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 )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成为世界上第( )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五 毛泽东 1970 东方红一号 4.“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 )、( )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 ),振奋了中华民族的( )。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 ),增强了我国的(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 )。 国际地位 钱学森 邓稼先 志气 精神 核垄断 国防实力 邓稼先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读理论物理,不到两年便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谢绝了恩师的挽留,毅然回国。 1958年开始主持核弹研究。在飞沙走石的戈壁,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 1911--2009 钱学森 5.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 )航天工程。( )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年10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载人 1999 杨利伟 三 翟志刚 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飞行员费俊龙(左)和聂海胜(右) 2005.10.12 神州七号发射成功 神七航天员(左起: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 2008.9.25 翟志刚 太空漫步 神舟九号飞船 景海鹏、刘旺、刘洋 2012.6.16 2016年10月17日中国的第十一艘太空飞船。宇航员在太空驻留时间将首次长达30天。 景海鹏三次 神舟十一号飞船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 )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 )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 )问题和保障我国的( )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将首届( )奖授予了袁隆平。同时,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 袁隆 平 型杂交 袁隆平 吃饭 籼 粮食 最高科学技术 袁隆平 “ 之父”。 杂交水稻 屠呦呦与青蒿素诺贝尔医学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