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娱乐文明下“言论戏子”
娱乐文明下“言论戏子”
对凡俗大众来说,言论戏子也远比知识分子重要。不过明星再红也成不了圣人。圣人一言为天下法,戏子一言而为天下笑
“娱乐至死”的时代
因对上海滩文化圈子的隔膜,我很久时间里只知道季风书园的老板是严搏非先生,对另外一位老板大名鼎鼎的宝爷一无所知。说起来也不能全怪我,我是圈外人士,又生活在穷乡僻壤的二线城市,就算是个半吊子读书人,开始对严搏非先生的关注也只限于他一手创建的“三辉图书”的品牌。偶尔看看在杂志上看到“小宝”的书评专栏,也从没敢把他和宝爷对上号。这算是种错觉吧,总觉得“小”和“爷”是精神分裂的两个词汇,八竿子打不着的玩意儿。现在小宝的两本书《老而不死是为贼》和《一生只为这一天》出版了,心里的存疑也终于能统一了。小宝也罢,宝爷也罢,总之是个象征符号,至于这个符号的意义最终还得靠文字来支撑。书好不好看?看了再说……
前段时间诗人北岛在香港城市大学文学节上接受的访谈中,委婉地批评说现在的某些上海作家的写作有一种很不好的写作方向,用他的话形容就是一种“新媒体写作”,即采用“短平快”的方式,连续反问,任意转换,“根本无意进行任何深入讨论”,“基本是在消解历史消解意义消解任何严肃性话题”。
我无意挑起历史悠久的“京派”和“海派”之争,但坦白而言,北岛的说法也证实了我长久以来的阅读印象。时代不同了,京派和海派早已并非鲁迅先生说的“官的帮闲”和“商的帮忙”之间的文学流派区分了。相反,我们都处在了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无论是北京的文化圈还是上海的文化圈,都盛行所谓的“新媒体写作”,专栏写作,身体写作,美食写作,娱乐写作,总之是在尽量短的篇幅内制造出的新闻越多越好。
这样的写作样式,具有轰动的话题性,短暂的时效性,吸引大众的娱乐性,更具有迅疾的语速,零散的思想,匆忙的判断,流于表面的抒情等等特性。之所以北岛提到上海的专栏作家,那是因为他们太具有代表性,不但能与港台习性相近的专栏作家连成一片,还能与国际的时尚话题接轨,动不动就在文章中掺和大段??文神出鬼没,让我们这些英文不及格的人看着干着急的同时,还能顿生敬畏之心。
咳咳,打住打住。这样说起来好像有些不厚道,平心而论,我们处在这个媒体主导的时代,这样的写作有其必然性,毕竟文章写起来没那么高深,主打浅显易懂,作者写着舒服,读者看着也是舒坦,再说也没有那么多心理负担,普及的都是常识和时尚,而且其中确实有很多好文字。
知识分子VS言论戏子
借用小宝在《老而不死是为贼》中的话说就是“别把大众当傻瓜,但也别忘了他们就是傻瓜”。(《内幕》)“按照娱乐文明的标准,鬼扯当然算学问,好玩才是硬道理”。(《娱乐文明》)在这样的娱乐时代里,知识分子的标准根本流行不开,话题太沉重不说,还总把大众当傻瓜教育,用启蒙的教条循循善诱。大家平起平坐,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能教育谁呀。还不如开开心心打成一片,乐呵乐呵得了。
这样的时代流行的是知道分子,还有言论明星。小宝在书中用了个刻薄点的词形容具有代表性的李敖,这就是“言论戏子”:“李敖行走江湖,唯一的兵器是言论,他以言论赢得媒体、娱乐大众。他文章不差,但并不能算作家;他书读得很多,但也不是学者。他的确切身份,应该叫言论戏子,或者叫言论明星,或者叫言论表演艺术家。”“戏子的人物是出彩,娱乐观众,掌声怎么大怎么来,真理如果是沉默的,戏子宁可选择响亮的谬误。”“对凡俗大众来说,言论戏子也远比知识分子重要。不过明星再红也成不了圣人。圣人一言为天下法,戏子一言而为天下笑。”(《言论戏子》)
小宝的书中这样出彩的段子不少。不过,无论书评集《老而不死是为贼》还是专栏集《一生只为这一天》写得最出采的还是对上海的人和事深入观察和体会,比如对他写李安的《色戒》那篇《乱世女儿心》,写新时代男女情事《2004年上海之爱女男欢》,写上海女作家卫慧那篇《自鸣得意》等等都非常犀利,到位,出彩。写得不好的也不少,比如由乱七八糟的段子凑成的应景之作。
段子文化
网络时代流行段子文化,一个段子可以经过网络悄然传播,也可以通过一次饭局传播开来。现在的吃饭好像也成了文化,倒不是说享受美食,而是说饭局不只是为了吃饭,更重要的是为了传播段子。现如今的饭局上只谈风月,不谈风云;只谈八卦,不谈理想。
贾平凹的《废都》中,唐宛儿说:“我现在知道怎么当作家了!原来文章就是这么你用我的、我用你的,一个玻璃缸的水养一群鱼,你吐了我吃,我吐了你吃,这水成了臭水,鱼也成了臭鱼!”话虽然有些刻薄,不过形容现在文化圈的大大小小的饭局倒是很形象。《一生只为这一天》中,有一篇《吴姬压酒劝客尝》的妙文,小宝考证了许多老上海的笔记,得出了一个很好玩很靠谱的结论“我始终坚信青楼是中国美食的发祥地,起码是发祥地之一;坚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