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指挥“学生军团”打工仔
指挥“学生军团”打工仔
汪福建18岁离开家乡闯荡京城,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打工仔,历经种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最终摆脱了困境,创造了北京图书发行业的奇迹,并回家乡创办了“北京名门书城”。
名校打工仔
1993年初春,年仅20岁的汪福建离开家乡出门打工。站在寒冷的北京街头,他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汪福建找到了一份在饭馆打工的工作。在饭馆里,汪福建拖地、端菜,活干的利落干脆,然而得到的待遇竟是吃客人的剩饭,汪福建无法容忍,他只干了6天就离开了那里。因水土不服,失业的汪福建浑身长起了癞疮,奇痒无比、疼痛难耐,并引发了重感冒,高烧咳嗽不止。后来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哥哥找朋友帮忙,汪福建寄住在北京大学的学生宿舍里养病,没钱买药,凭着坚强的意志,他硬生生挺了过来。
过了一段时间,在一位学生家长的帮助下,他在清华大学下属的一个小杂货店里找到了一份营业员的工作,月工资60元。汪福建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在这里他的活干得最多做事最认真。然而因为他是外地人,灰头土脸,老板看不起他,员工也经常欺负他。汪福建付出的劳动最多,可得到的报酬却最少。他当时刚刚21岁,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年轻人,一气之下,便炒了老板的鱿鱼,走出了才干了3个月的小店。
汪福建并没有走出清华园,他的勤勉肯干给一位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就把他介绍到博士生楼去打扫卫生,月工资160元,并按正式员工实行奖惩考核,汪福建干劲更足了!学校规定每天从1楼到6楼只需打扫一次,汪福建却每天坚持打扫两次,有空闲的时候还帮学生们打开水,送书送饭,并用自己的手艺做起“生意”:免费为学生理发,惟一的条件是同学们把书借给他看。谁知,因为他干得太好,其他清洁工开始接二连三上门找他的茬儿来了,他们告诉汪福建,要么和他们一样混混事儿,要么就走人!孤立无援的打工仔汪福建只好挥泪离开清华园。
菜贩汪福建
此刻,哥哥读书需要生活费,家里还背负着为母亲治病遗留下来的几万元债务……沉重的经济压力使汪福建不得不走上街头,干???了卖菜、摆旧书摊、收酒瓶的活儿。
那时北京还未修三环路,为了多挣一点钱,他半夜三更就起床骑着租来的三轮车到三里河批菜,再骑20公里拉到万泉河去卖。9点钟卖完菜回来换身干净点的衣服又去卖书。下午6点钟卖书回来,再穿上卖菜的脏衣服到学生宿舍收啤酒瓶去卖。直到晚上10点半才回来,汪福建却不回去睡觉(他当时还住在校内),而是把三轮车放在马路边或临街的屋檐下,就躺在车上面睡一觉。因为学校早晨五点半才开大门,3点钟人和车出不来,就误了第二天卖菜的生意。
卖菜是个苦活。有一天凌晨,他刚刚将200多斤菜批到手,天就下起了大雨。为了不使这批菜烂掉,他冒着大雨硬是将菜拉到了大钟寺。当时菜市场上只有两三个人在卖菜,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了,这时他的衣服早就被雨水淋透了,风像刀子般割着人,汪福建浑身上下几乎是冻僵了,身体像筛糠一般地抖个不停,一位过路的好心老大爷看到他这个样子,对他喊:“小伙子,快回去吧,这么大的雨,买菜的人不多了!”汪福建对老大爷感激地笑了笑,此时他已经冷得说不出一个“谢”字来。10点钟,他终于将菜卖完了,也许是老天被他的毅力感动了,汪福建那天的生意特别好,光卖菜就赚了200多元钱。
汪福建就这样把一天时间塞得满满的,拼命干活,每天只睡不到3个小时。由于严重缺乏睡眠,汪福建两眼经常又红又肿,泪流满面,人也一天比一天消瘦,但他没有选择,不能退却,20出头的汪福建就这样以惊人的毅力支撑着自己单薄的身体,把自己逐渐打磨成了一个硬汉!
在收酒瓶和卖书的同时,他还顺便做了不少的小时工。只要能挣钱,他什么活儿都干。也许是在家乡苦怕穷怕了,也许是城市人和乡下人的一种强烈反差使他有了某种震撼,那时,在他的内心深处,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拼命挣钱,挣钱……
这年年底回家的时候,他捧着用血汗挣来的沉甸甸的6千元钱,看着自己的家人笑了,两个月就挣了家里6年才能挣到的钱,这苦没有白吃!
初闯书市
春节过后返回北京,汪福建从人民大学熟识他的老师、同学那里拿来旧书、工具书、新出版的著作来代卖,从此,汪福建不再卖菜,开始专做图书销售了。他有时摆地摊,有时上门推销,虽然遭了无数的不屑与白眼,可这时的汪福建已经成熟干练多了,他的图书销售生意一天可以进帐几十元。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汪福建辛辛苦苦代卖了很久的书籍,觉得收入甚微。他想到了大学校园里的贫困生们,如果可以多招些贫困生为自己代销书,既为自己解了围,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汪福建在人大校园里一下子张贴了几百张广告,招募了一批勤工助学的大学生为他代销书,按一定的比例给他们提成。这样他销书的生意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