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福成中国啤酒时代引擎
李福成中国啤酒时代引擎
“一定要选好下一接棒者,完成作为一个运动员的使命后,我将回到观众席上,为燕京加油。”李福成的经营管理思想,是京郊人的淳朴与精明的融合。“我把青春都交给了燕京”,对于自己过去的30多年,李福成平静地说。
从当年北京郊区一个小厂走到今天的全国龙头企业,虽然率领燕啤一路拼过来的李福成很少谈及自己,但燕京啤酒早已融入他的血液之中,其间的点滴创业艰辛正是燕啤为何用30多年走完别人百年路程的绝好阐释。
三顾茅庐表诚心
“您要不答应,我就在这儿不走了”
“没有资金,可以借;没有设备可以到国外买;可是没有人才怎么办呢?”1980年燕啤建厂时,年产量只有1万吨,面对企业没有核心主打产品,主管生产销售的李福成睡觉都不香。1987年,通过各种关系,李福成拜访了我国啤酒行业泰斗――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管敦仪老先生,欲请管老担任燕京啤酒的技术顾问。
请了两次都未果,“燕京规模小,建厂时间短,管老对我们根本没抱什么希望”,李福成说,“可我还是不灰心,第三次又到管老家,直接表示:‘您要不答应,我就在这儿不走了’”,同时还承诺:燕京为发酵所提供一切科研经费和实验基地,研究成果归发酵所。“那你们要什么呢?”,“我们只要优先、无偿使用权”,李福成如是说。
“小伙子,够执着的!”管老先生被李福成的诚心所打动,“那就先去看看吧”。没想到,到了燕京后,“试试看”的管老竟然把实验室都搬到了燕京工厂,并带领6位国家级专家潜心研究十几年,全面推行国家12项重大科技成果,带领燕京创造了多项“行业第一”:在中国率先研制出清爽型啤酒,第一个全部采用露天发酵罐工艺、第一个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工艺系统……燕京的品质完全达到了CT和核磁共振的水平。燕京也成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首个打破科研院所与企业鸿沟的企业。
1990年全国啤酒大赛,45个品酒员面对320多个无记名产品,全部暗码品评,直到第17轮公布结果,第一名是燕京11度清爽;1995年,全国啤酒大赛评选标准口味酿酒,仍然是暗码品评,仍然是燕???11度清爽夺冠。
“我当时听了都蹦了起来”,现在身为中国最大啤酒企业之一的董事长提起当年仍然兴奋得像个孩子。如今,在各路啤酒巨头纷纷觊觎北京这个巨大市场时,当年管老先生带领研发的燕京11度清爽啤酒在北京主流市场始终占据85%以上的份额;清爽型啤酒成了中国啤酒的发展方向,引导了国内啤酒发展潮流和趋势,而管敦仪老师也成为“中国清爽型啤酒之父’。
三“七”干部的团队
“让我发挥特长,我就心满意足了”
“20多年来,燕京的管理层都是三‘七’干部”,李福成这样笑称自己的团队:每天早上7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每周工作7天。李福成他总是强调,燕京是由一个凝聚力很强的团队一起干出来的。其实,几十年如一日,除了出差,每天早上7点,他自己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每天的碰头会从不缺席。
李福成的自律,正是燕京高效管理体系的坚固基石。“李总的身体里流的一半是血、一半是啤酒。”这是许多燕京人常挂在嘴边的玩笑。但玩笑过后,回味出的其实是燕京人的投入。
“我们这些人的青春全都奉献给了燕京”。可以设想,如果当年李福成选择了仕途,或许也就没有了今天的燕京。
多年来,李福成主动放弃了多次被提拔的机会,“我在燕京还有个宏伟蓝图没有实现,衡量我给社会贡献的大小,不在于您给我官职的大小,而在于您给我一个合理的环境,让我把特长发挥出来,我就心满意足了”。早在1988年,面对上级领导的器重,李福成诚恳地向领导说明:“如果燕京的战略措施实现,明年就可以上交300万利润,可是您让我去当乡镇书记,我连小麦什么时候浇水施肥都不清楚,只怕连30万利润都保证不了。”
一番肺腑之言打动了领导,李福成留在了燕京,并很快转正为厂长。即便如此,还是有人笑李福成有点傻,因为那时的现状不像1988年以前,啤酒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当时,全国各地一下子涌现了800多家啤酒厂,市场疲软,啤酒也被称为“疲酒”,所有的酒都卖不动。
“可当时中国啤酒人均消费量不到10公升,发达国家则为87公升,那时中国的目标是到200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中国人有钱了,那啤酒行业最起码也会翻番的”。时刻把握市场脉搏的李福成提前预见,疲软只是暂时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啤酒市场前景。如今,面对不出国门的国际市场竞争,燕京给自己提出“四个做强做大”方针,即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市场网络、燕京品牌、经济实力做强做大,并赋予“创新” 理念新的含义,即观念、机制、管理、科技、产品、市场创新,确保每年净资本积累2亿元以上。
打响“胡同战略”
“产品卖不动,脸皮往哪儿放”
“你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