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linimn1-lin imn 1, a positive electrode composite material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docxVIP

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linimn1-lin imn 1, a positive electrode composite material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linimn1-lin imn 1, a positive electrode composite material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results turned out from th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cathode material of LiNi0.4Co0.2Mn0.4O2 exploits the bes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The capacity maintained at 154.2 mAh/g after 30 cycles at a discharge rate 0.15C in the voltage range of 2.5-4.5V.Key words: lithium-ion batteries, cathode material, co-precipitation, LiNi0.5Mn0.5O2,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目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 II1 绪论 11.1 引言 11.2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及基本原理 2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21.2.2 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 21.3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31.4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发展 41.5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发展 41.6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 51.7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 61.7.1 尖晶石型化合物 LiMn2O46橄榄石型化合物 LiMPO47羟磷锂铁型化合物 LiMPO4F81.7.4 过度金属硅酸盐化合物 Li2MSiO491.7.5 硼酸盐化合物 LiMBO3 101.7.6 层状结构化合物 LiMO2 111.8 层状结构化合物 Li-Ni-Mn-O 的研究进展 121.8.1 固相法制备 LiNi0.5Mn0.5O2 材料 121.8.2 溶胶凝胶法制备 LiNi0.5Mn0.5O2 材料 131.8.3 离子交换法制备 LiNi0.5Mn0.5O2 材料 131.8.4 冷冻干燥法制备 LiNi0.5Mn0.5O2 材料 141.8.5 水热法制备 LiNi0.5Mn0.5O2 材料 141.8.6 共沉淀法制备 LiNi0.5Mn0.5O2 材料 141.9 研究内容和选题意义 152 实验 172.1 化学试剂及实验设备 172.1.1 化学试剂 172.1.2 实验设备 172.2 实验工艺流程图 172.3 LiNi0.5Mn0.5O2 正极材料的制备 182.3.1 不同沉淀工艺制备 LiNi0.5Mn0.5O2 材料 182.3.2 不同冷却方式制备 LiNi0.5Mn0.5O2 材料 192.3.3 不同加锂量制备 LiNi0.5Mn0.5O2 材料 192.3.4 不同烧结时间制备 LiNi0.5Mn0.5O2 材料 192.3.5 不同烧结温度制备 LiNi0.5Mn0.5O2 材料 192.3.6 不同钴含量制备 Li(NiMn) (1-x )/2CoxO2 材料 19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192.4.1 实验电池制备 192.4.2 电池充放电测试 202.5 材料的结构和物性表征 202.5.1 差热-热重分析(DTA-TGA) 202.5.2 激光粒度分析测试(LPSD) 212.5.3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213 共沉淀法制备 Li(NiMn) (1-x )/2CoxO2 材料 223.1 差热热重分析 223.2 不同沉淀工艺对正极材料的影响 233.2.1 沉淀剂不同添加方式对正极材料的影响 233.2.2 不同 PH 值对正极材料的影响283.3 不同冷却方式对正极材料的影响 333.3.1 不同冷却方式对正极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343.3.2 不同冷却方式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53.4 不同 Li 含量对正极材料的影响363.4.1 不同 Li 含量对正极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373.4.2 不同 Li 含量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383.5 不同烧结时间对正极材料的影响 403.5.1 不同烧结时间对正极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403.5.2 不同烧结时间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13.6 不同烧结温度对正极材料的影响 433.6.1 不同烧结温度对正极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443.6.2 不同烧结温度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53.7 不同钴含量掺杂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73.8 本章小结 494 结论与展望 504.1 结论 504.2 展望 50致谢 51参考文献 52附录 61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11 绪论1.1 引言在 21 世纪,伴随石油和煤炭等矿产资源的不断利用和消耗,包括温室气体在 内的有害气体大量排放,这严重的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 石油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