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类种群和 与环境 人类生态学PPT.ppt

第五章 人类种群和 与环境 人类生态学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人类种群和 与环境 人类生态学PPT.ppt

表 不同类型气候区的人口密度 单位:人/km2 注:据约?斯塔纽斯基.柯本氏气候带的人口分布.1961年。 气候类型区 亚洲 欧洲 北美洲 非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全世界 热带雨林 稀树草原 草原 荒漠 温带湿润 北方雪林 苔原、高寒 平均 61.3 86.4 10.2 3.8 107.2 15.5 0.6 31.8 24.4 10.0 122.6 34.7 0 54.4 30.0 15.0 6.3 1.2 31.1 6.8 0 8.9 9.6 7.6 5.5 1.1 6.5 6.4 2.3 7.4 2.3 15.0 6.1 6.1 4.2 0.6 0.1 0 8.1 1.6 18.4 14.4 7.9 1.9 60.3 16.1 0.6 18.6 淡水因子,特别是地下水、地表水和降水量,对人类种群的分布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绿洲和生命,地球上的人们逐水而居,地球上人口稠密区所以出现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在很大程度上起决于水源的分布。在缺乏地表水的干旱地区,居民集中于地下水的出露地点,因而形成居民区的点状分布;河流分布较稀少的地区,居民成线状分布,因为居民区集中于河谷地带;河流分布较密的地区,居民则是片状分布,多集中于多条河口冲击的三角洲处。 降水直接影响植被的分布从而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例如,北半球中纬地带的同一纬度下,由于降水量的差别出现了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甚至荒漠植被。而不同植被带的农业布局完全不同,人口的分布也不同。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是降水量比较充沛的地区,包括夏雨型(季风型)、冬雨型(地中海型)和常年湿润型(西欧型)。 降水量在地球上分布的不均衡,直接影响了人口的地理分布状况。黄沙遍地、砾石铺盖、热浪滚滚的撒哈拉大沙漠也曾是一片雨量充沛、河川涌动、草木繁茂的千里沃野,也曾有人定居。撒哈拉所以成为沙漠,是因为滋润这片土地的季风雨发生了变迁。在世界浩瀚的沙漠中,有一些地区因地下水的渗出变成了绿洲,因而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口。 2 地形对人类种群分布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间接因素。 随着海拔上升,气温和气压都要降低。1 800 m的高度可能引起高山反应,超过4 000 m就可能因气压过低而造成死亡。再加上寒冷、土层瘠薄、交通困难,对发展生产的不利因素较多,因而人烟稀少。反之,平原和低海拔地区,历来成为人口聚居的“黄金地带”,就是因为这些地区气候优越,适合于发展农业,也适合于人类居住。 印度河流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北美和欧洲等中纬度平原,人口密度也较大,都是和这些地区低平的地形条件有关的。 在热带,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通常是山地高原,而不是平原。热带的山区和高原气温适中,排水通畅,同时,这里的海拔往往超出疟蚊的分布线,有利于防治疾病。 玻利维亚的高原山区,平均海拔高度在3 000m以上,其人口密度较东部低地为大;秘鲁、厄瓜多尔、巴西、哥伦比亚等也有类似的情况,巴西人口绝大多数都居住在海拔1 400m以上的高原地区,而不是亚马逊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人口稀少,而海拔1 000-1 200 m的东非高原则是人口稠密区。在热带沙漠中,高耸的山地由于气候凉爽和能获得较多的降水而成为人口较多的地方 丘陵是连绵起伏的低矮山丘,丘陵的人口密度仅次于平原地区。由于丘陵地区降水量较丰富,又没有平原地区常见的洪水和次生盐渍化的威胁,加上海拔不高,坡度徐缓,土壤层较厚,适宜开辟水平梯田和发展经济作物,所以也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例如,中国江南的丘陵地区,前苏联的乌拉尔地区,美国的阿帕拉契亚山麓地区,其人口密度均不小于某些平原地区。 山地人口较平原丘陵稀少的原因,首先是寒冷因素对人口的制约因素。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5℃。在纬度较高的山地中,雪线降低,寒冷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制约就更为明显。山地居民一般住在山谷底部较为宽阔、温度和降水较为适中的地带,而山巅、陡坡和峡谷很少有人居住。同一山体的阳坡和阴坡上,人口的分布往往也迥然不同。在气候较为干燥的低纬地区,阴坡可以得到更多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人口明显多于气候十分干旱的阳坡。在纬度较高的地区,阳坡的人口又高于阴坡,这主要是阳坡温暖,温度是当地农业的限制因素。此外,山地人口少的原因,还由于土壤瘠薄、交通不便等。 表 世界各大洲不同海拔高度的人口比重 单位:% 高度/m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全世界 200 200~500 500~1000 1000~1500 1500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