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永遇乐》教案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 遇 乐》教学设计【黄群峰】 课 前 预 习 学 案 【预习目标】 了解李清照的作品的特色。 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运用的艺术手法。 【预习重点】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预习难点】理解课文运用的艺术手法。 【预习内容】 一、回顾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总结其词的前后两期的不同特色 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两宋时期杰出的词作家, 被后人誉为“婉约正宗”。作品有《漱玉词》。 2、她的词以“靖康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可分为活泼聪慧的少女词和多愁善感的思妇词。借词抒发她少女生活的甜美、少妇生活的闲愁。 如:《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醉花阴》: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 《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语成谶,昭示着她不幸的一生 3、后期的孤苦感时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感情调,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李清照堪称“乱世中的美神” 如:《武陵春》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朗读课文,掌握以下字音: 铺翠冠(guān)儿 捻(niǎn)金雪柳 簇(cù)带争济(jǐ)楚 风鬟(huán)霜鬓 三、据你对词的了解,试着给本词加一题目,试分析此词是李清照什么时期的作品: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本词所抒发的主人公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 课 堂 教 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领会本词所抒发的主人公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 2、了解此词乐景写哀情对比手法的运用 3、感受李清照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领会本词所抒发的主人公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难点了解此词乐景写哀情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学过程ān)儿 捻(niǎn)金雪柳 簇(cù)带争济(jǐ)楚 风鬟(huán)霜鬓 2、据你对词的了解,试着给本词加一题目,试分析此词是李清照什么时期的作品: ①《永遇乐·元宵》 ②后期作品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①全篇以元宵为主线展开铺叙,穿插今昔对比,用乐景写哀情,以过去的繁华反衬今朝的落寞,体现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念,对现实的感伤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②对比、乐景写哀情 二、课 中 改 进 (一)朗读课文,理解文意,概括上下片的内容: 上片:写如今元宵的情景 下片: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情景 (二)赏读上片: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一下问题: 1、试着从词的上阕把透露词人心理的句子找出来,说说透露出来的是怎样一种心境?美景当前,为什么作者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提示:“人在何处”一问,点出词人的处境:飘泊异乡,这与吉日良辰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诗人颠沛流离的悲哀。 “春意知几许”一问,初春时节听着笛子吹秦出哀怨的《梅花落》,再加上词人飘泊异乡,所以虽有“染柳烟浓”的春色,却只觉春意味少。借以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 “次第岂无风雨”一问:佳节良辰,应该畅快地游乐了,却又突作转折,说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以及历尽灾难,觉得世事无常、战战兢兢、凄凄惶惶、多疑多虑的心境。 2、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对突显词人心情有何作用? 提示:上阕开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两句,描绘了 夕阳像熔解的金子一样璀璨;晚云如碧玉一样瑰丽,描绘出一幅绚丽的元宵晚景图。 在此,词人是用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绚丽的元宵晚景,与上阕所体现的流离之苦、思家之痛及游玩的无绪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此更好地突现了词人家亡国破夫死的无限伤感。 (三)赏读下片: 1、下阕前六句写出了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提示:开头六句,写出了在汴京繁华兴旺的时代,元宵时,妇女们头上戴着装饰珠翠的帽子,插戴着以金丝为饰的雪柳,竟相打扮,看谁整齐漂亮的兴高采烈的场面。描绘出昔日北宋汴京元宵佳节的繁盛景象及当时人们的欢快心情。 请简要分析“簇带争济楚”一句中“争”的表达效果。 提示:“争”在此是争相之意,写出了当时女宾满座,搔首弄姿,互相比美的热闹欢快场面。以此表现昔日汴京元宵佳节的繁盛景象。 3、“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此句写出了词人历尽灾难,容颜憔悴,早已没有了装扮,游玩的心情。体现了此人自惭形秽、心灰意冷、孤独失落的悲苦心境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