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运动与力》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机械运动及运动的快慢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估测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估测长度。 认识参照物,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典型题 (09台州).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20cm和22cm等型号。“型号20cm”指[ ] A.锅身的直径是20cm B.锅身的周长是20cm C.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 D.锅的容积是20cm 会记 (09江西)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不正确. 典型题 1、小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 ?? A.17.31cm?????????? B.17.32cm??????????? C.17.52cm????????????? D.17.30cm 2、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 B.茶杯的高度是11.2 ??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误差与错误 1.误差的概念: 误差是 。 2. 产生原因: 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能够消除。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高精度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3.(2010肇庆)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 B.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 C.甲相对楼层是静止的 D.甲相对上一级扶梯上站立的人是运动的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知识网络 作图题:在图中,物体A重600牛,在水平向右的300牛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画出A所受到的各个力的示意图. 七.力和运动 七.力和运动 七.力和运动 0 t/s s/m 2 8 4 6 4 3 1 2 5 0 t/s v/m/s 2 8 4 3 1 2 5 4 6 怎样运动? 0 t/s v/m/s 0 t/s s/m 2 1 5 2 3 4 1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 2 3 4 5 1 2 3 4 5 7.(2010广东)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10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和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 _。 甲 乙 丙 巩固练习 ·浙江教育版 8. 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1-2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前4分钟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 米/秒 C.乙同学第4分钟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米 图11-2 C 巩固练习 第二节 力 有关力的知识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如推、拉、压、提、吸引、碰撞等作用均称为力。 力的特点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2)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3)力的作用与是否接触无关。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单位: N (牛顿)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力的测量工具: 测力计 (实验室中常用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力 (1)根据所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2)轻拉弹簧钩挂几次,使其处于自由伸缩状态; (3)观察指针上否指在“0”点,并看其分度值。 使用中: (1)所测力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2)测拉力时,要匀速拉动物体; (3)待指针静止后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使用前: 力的示意图 1、驾驶员驾驶拖拉机耕地时,对于犁耕土地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