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学院制探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中文大学学院制探析

中大(英文: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UHK)成立于1963年10月10日,是香港第二所大学,亦是受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书院制是中大特色,是香港唯一仿效剑桥大学实行书院联邦制的大学。现有崇基学院、新亚书院、联合书院、逸夫书院、晨兴书院、善衡书院、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及和声书院等九所书院。 中大的本科生既要选择学院提供的学士课程,也必须要选择某个书院,成为该院的一分子,取得相应学分方能毕业。中大的专业老师同样也要选择一个书院。书院一般都有校董会、院务委员会、院长室、院务室、学生辅导处、通识办公室、舍监、导师等组织体系,拥有宿舍、饭堂、体育文化设施,为学生提供非形式教育,助推学术及文化活动。书院还举办各种活动,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访计划,研讨会,师友计划,社区服务,语文、资讯科技和领袖才能训练,还有学生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 学院摆脱学生管理等日常工作,专心提供专业教学和学术创新,培养高水准专业能力的学生。学生隶属书院。书院提供宿舍食堂服务,负责在课程之外给学生辅导,提供非形式教育,通识教育扩展了学生治学兴趣,使学生具有较远大眼光及较广博学术基础,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培养学生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位、自信心和责任感,承担凝聚学生归属感重任。 (一)2005年,复旦大学开始尝试推行通识教育,成立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四个书院。新生入学第一年进入各个书院学习和生活,接受文理基础、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等三大课程板块的教育,第二年再回到各专业院系。2010年,成立希德书院,作为向4年制书院过渡的试点。 (二)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试行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从2008年开始,书院直接负责学生事务管理及辅导员、学业导师、服务人员等队伍管理,原属二级学院的学生管理全部归口书院管理。 (三)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孟宪承书院,对免费师范生实行书院制管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导师制。 (四)2008年,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进行了书院制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民办二级学院书院制学生工作新模式。 (五)2008年,华东理工大学开始了社区书院制管理试点。 (六)汕头大学于2008年成立至诚书院。 (七)上海大学于2011年成立社区学院,实行“住宿学院制”学生管理新模式。 (八)肇庆学院自2009年初实施“学科专业学院制、生活社区书院制”的校内体制改革,目前已建成厚德、明智、博学、力行4个书院,共入住学生14000余人,占全校学生的65%。 (一)书院制是现代大学教育教学模式 的一种有益补充 (二)书院必须要有各自的文化内核 (三)实行书院制重在体现书院精神 中国当代的大学在上世纪末的“扩招运动”中迅猛发展,万人大学已是一种普遍现象。正如前加州大学校长克尔(Clark Kerr))在他的著作《大学之功能》将当代的大学赋予新的名称——综集大学(multiversity),那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多元化、五光十色的‘城市’。” 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士(R.Hutchins)也认为今日大学之为一科层组织殆不能免,但如何保有其“大”的好处,一方面能维持一个“小”的范围而使师生多相接触则为上策。 大学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高等教育早已走向学科专门化,教育的目标亦变得实用和功利,课程专业化和专门化的后果是高等教育本身失去了整体性, 学生视野亦趋向偏狭短浅, 弊病丛生。“大学在研究与教学之外,尚应有‘创造性的生活’。实际上,第一流的大学,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大学,无不有意无意的都在培育一种文化生活。”——金耀基 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士(R.Hutchins)也认为今日大学之为一科层组织殆不能免,但如何保有其“大”的好处,一方面能维持一个“小”的范围而使师生多相接触则为上策。 这种“文化生活”对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和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每所大学风格的形成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前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认为“文化生活常决定大学的风格,常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性。” 但是,这种文化生活却难以在当今庞大的大学中形成。 “在一个几万乃至超过十万人的大学,的确更能有网罗师资、发展研究的能力,但想要出现一个有整体性的有机性质文化生活是不可能的。求大求新已是今日大学有力的趋势,这对教学,对师生之关系所造成的坏影响是不能忽视的”——金耀基 有鉴如此,借鉴书院制的教育模式可能就成为一种可行有效的补充模式。我国古代书院制是相对独立、自主的教育机构。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制度游离于官学和私学之外,取官、私学之长,避官、私学之短,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彰显于一个特殊的教育层次领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