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3-作物的生长发育.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论3-作物的生长发育

2007年4月 作物栽培学通论 田小海 第三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 作物的生长发育 主要内容 生长发育、生育期的概念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调控 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其与高产的关系 与叶片相关的几个生理指标 生殖器官的分化与发育 作物发育过程的一般模式与器官相关 生长发育的概念 生长:体积和重量的增加,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大来完成,既包括营养体的生长也包括生殖体的生长. 发育:器官、机能的质变过程,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特殊花、果实、种子形成,狭义指生殖生长转变的开始。 生长与发育在作物一生中是交织在一起的。 发育往往需要特殊条件。 生育期、生育时期的概念 生育期:出苗---成熟总天数。又称生育期,用“日数”表示。对出苗和成熟都有严格定义。 生育时期:在作物的全生育期中根据其形态和生理上发生显著变化的特点划分成几个阶段称之为生育时期。但具体作物的时期划分尚不成熟、统一和完善。 生育期的意义 生育期是作物栽培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生育期的长短一般而言由作物的“三性”决定,生育期与作物产量和作物种植制度密切相关,也与种植技术密切相关。 生育期是如何被决定的? 生育期是如何影响栽培制度的的? 生育时期的划分 现在并没有很好统一。主要是为了生产上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科研要求,由不同的人制定的,以水稻为例: (1) 出苗 移栽 成熟 (2) 出苗 花芽分化 成熟 (3) 出苗 幼分 开花 成熟 (4) (5) “三性应用”举例 引种:引种必须考虑“三性” a 品种感性:感光性较弱,生育期变动不大,较易掌握; b 同纬度引种:温光条件差异不大,可成功,要注意海 拔; c 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早熟,不可高产,要引迟熟品 种; d 南种北引:要引感光性弱的早稻。 栽培 感温性强的要适当早播;再生稻以中稻类型为好。 育种 制种 积温:活动积温≥10℃ 日温→有效积温 早中稻由日照长度影响小,可以此方法,但要注意其 局限性。 生育期划分的“始-终”点概念 实际生产和科研中必须对各生育时期的“始-终”点进行界定才可能得出最终生育时期。首先, “始-终”点上必须确定可明确观察的形态和生理指标。其次,必须确定田间调查时的调查标准。 一般以对象群体10%的植株达到标准时为该群体进入该生育时期,以对象群体10%的植株达到下一生育期标准时为此生育时期结束(以及下一时期的开始),这段时间持续的天数为该生育时期的天数。 但还有另一种经常出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一般指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一般在生育前期。 生殖生长:一般指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主要在生育后期。 二者一般以花芽分化为界线,把全生育期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相互关系:目标多在生殖生长,但营养生长是基础;并且二者间矛盾大。 种子的结构及其萌发 种子类型有: (1)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豆类、麻类、棉花等。 (2)由子房发育成的果实:稻、麦、谷子等。 (3)进行无性繁殖的根、茎:甘薯、甘蔗等。 种子发芽前期的营养来自于(1)子叶(2)胚乳(3)营养体 健全种子的衡量标准:有活力,发芽率高,整齐度高,发芽势高。 发芽条件:水分、温度、空气,其他特殊条件。 下胚轴伸长 子叶出土:棉花、大豆 子叶不出土:蚕豆、豌豆 子叶半出土:花生 根茎长短 可调节:小麦 不可调节:多穗高粱 不同种子播种技巧: (1)种子留性:上述 (2)种子大小与成分含量: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