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整理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的语法
第一节 副词
副词
副词是限制和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副词一般不能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谓语,它总是依附于谓语。
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语气副词、谦敬副词
一、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动作、行为的程度的副词。
表示程度深,表示程度浅,表示程度的变化。
(一)表示程度深
1.“极”、“最”、“至”、“绝”等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 子之罪极重。
秦女绝美,王可自取。 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2.常见的有“殊”、“良”、“甚”、“颇”等,一般可译为“很”、“十分”等。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君美甚。 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注意:“颇”还可以表示程度轻,相当于略,稍稍,略微。
(二)表示程度浅
常见的有“少”、“稍”、“略”、“颇”、“微”等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太后之色少解。 请略陈固陋。
“稍”在古书中主要表示“渐渐”、“逐渐”,后来才表示“稍微”、“略微”的意思。
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
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史记》 汉王间往从之,稍稍收其士卒。《史记》
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汉书
(三)表示程度变化
常见的有“愈”、“益”、“加”、“弥”、“兹”、“尤”等
余闻而愈悲。 人又益喜。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苟亏人愈多,去不仁兹甚,罪益厚。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注意:“益”作副词,除表示程度更进一层外,还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逐渐性,译为“渐渐地”(时间副词)
燕子由此益懈。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黔之驴》
二、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范围的词。
1.表示全体,如毕、悉、举、咸;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乐极则悲,万事尽然。 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戍卒。
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国人皆咎公。 诸侯毕贺。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女悉嫁秦诸公子。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民具尔瞻。《诗经》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赤泉侯人马俱惊。《史记》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天下之民举安。 人神共怒,此天亡之时也
其他用法
悉,还经常做谓语(动词)
臣意王之计,欲少出师而悉韩、魏之兵。《史记》 悉力尽忠以事圣帝。《史记》
毕,经常做动词,还常带宾语。 毕礼而归之。
俱、具都可以做动词:缮甲兵,具卒乘。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2.表示限定范围的如但、第、直、止、惟(唯)、特、独、徒、弟等;
不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膑》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死耳。《战国策》
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庄子》 岂直百里哉?《战国策》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惟余马首是瞻。《左传》
此特一时之事。 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独斩黯,民乃肯出马。《史记》 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3.表共同进行某种行为,译为一起、一同、一块儿,如共、同、并、相与
诸侯共击楚,大破之。《史记》 齐欲与赵并灭楚。《史记》
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汉书
注意:“凡”侧重于从总括的角度来表示范围,译为总共、一共。
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
相、相与:常用来表示双方,诸方相互发出某一行为,有时也表示同一行为是由双方一施一受。
教学相长也。《礼记》
天下者,高祖之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 布衣相与交,无富厚相利,无威势相惧也
三、时间副词
1.这类时间副词多表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的意思。
“已”、“既”、“尝”、“曾”、“业”、“向”等。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 既克,公问其故。《左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左传》
“既”经常做动词用,还可带宾语,有时还可独立使用,表示时间,可看作表时间的分句。
吾与女既其文,未既其实。《庄子》 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辞。
“既”还可做连词,表示提出前提以引出后一分句所提出的对策。
既来之,则安之。
“既”做连词,又常与其他词语配合。既……且……;既……又……;既……或……,表示同时具备连接双方所包含的内容。
三军既惑且疑。《孙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