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宗教世俗化表现及社会作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宗教世俗化表现及社会作用

浅析宗教世俗化表现及社会作用   摘要:随着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失落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宗教世俗化的发展过程、表现形式及社会作用,向人们粗略地展现出如何从世俗的层面变革传统宗教,使之不断适应人们的精神需求,这不仅有利于宗教按照自身规律正常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    关键词:宗教世俗化;表现;社会作用   Discuss on the religion secularization performance and effect   Gaoying Zhaobin   Humanities School of Xian Electroni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in Shanx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belief crisis, value loss and etc., will be disappear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religious secular forms and social function, This article will roughly shows how to change from secular aspects of traditional religious so that make them constantly adapt to the spirit of the people demand, it will be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ir own law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religion, but also beneficial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 secularization, performance, social effect    一、宗教世俗化释义及发展过程    世俗化( secularization)一词,原本是欧洲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一个专用语,关于这个词的涵义理解上不太统一。不少学者倾向于,世俗化即非神圣化, 它所表达的归根到底是宗教同社会之间的一种张力关系。    既然宗教的世俗化就是非神圣化的过程,那它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变化过程。其根源,几乎和宗教的发展同时进行。贝格尔曾说:“世俗化的根子可以在古代以色列宗教最早的源泉中发现。换而言之,我们可以断言,世界摆脱‘巫魅’在‘旧约’之中就开始。”[1] 以西方基督教的世俗化为例,“新教为世俗化充当了历史上决定性的先锋。”[2],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肯定现世人生的意义,为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奠定基础;1787年,美国首先通过了政教分离的立法,意味着宗教专制主义的结束;到了现代,这一发展趋势越来越显现在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可见,这个过程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变化,即指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社会各种制度日益理性化;二是宗教本???的变化,即宗教不断调节自身以适应社会向“世俗”的变化。[3]    二、宗教世俗化主要的表现形式    1、宗教信仰观念世俗化。传统的宗教信仰观念是关于灵魂和神的观念系统。但现在,所宣讲的观念的神圣化、神秘化被理性化、现代化所取代。由“神性”、“神道”转向“人性”、“人道”;从以神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2、宗教价值取向的世俗化。世界三大宗教在现代化条件下,其价值取向都出现世俗化。20世纪以来出现了“危机神学”、“妇女神学”“生态神学”等,都是神学界对现代多元世俗社会作出的回应; 世俗化导致了对宗教的信任危机。    3、宗教信仰方式世俗化。英国学者季利在1973年出版的《宗教的持久》中所说:“宗教不再直接影响大型的社会架构;一些以前用宗教解释的现象,现在已经用科学解释;宗教委身更个人化,更倚赖自由的选择。”[4]    4、宗教组织关注焦点全球化。2000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隆重召开了“宗教与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提出宗教促进和平所需遵循的原则:1)兼容2)交流3)对话4)共处5)进步 [5]    5、宗教信仰仪式简约化、戒律宽松化。天主教会洗礼和婚礼的仪式都由繁琐变得简单易行;佛教信众“晨昏三叩首,早晚一柱香”,不再坚持过午不食。    6、僧侣生活世俗化。现代有些寺庙里僧众的生活条件已经大为改善,装有电话、电脑、电视等现代化工具;生活范围也日益扩大,可以做客电视节目,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