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绘画教育特征.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古代绘画教育特征

浅谈中国古代绘画教育特征    摘 要: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凡论及唐、宋、元、明、清的绘画成就时,人们往往对吴道子、米芾等人津津乐道。然而纵观各个时期,绘画形式各有特点,风格奇肆,锐意创新,在画科中皆有建树,符合时代新貌,有极大的创造力,开辟了绘画重自我表现、强调主观感受的新方向,为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中国美术绘画教育的发展增添了绮丽壮阔的波澜。    关键词:古代美术;绘画教育;教育特征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249-02       “书画同源”、“书画同体”,是关于中国书法、绘画艺术原始的考察结论,也是关于中国书法、绘画艺术语言共同特点的概括。绘画教育的发生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是生产力在历史的长河中推动了绘画教育的发展。    一、战国、秦汉时期的绘画教育    战国开始了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铁器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同时促进了私学的产生,美术作品内容以人物画为主,重在为维护封建礼教服务。秦王朝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在全国兴办官学,形成了以官学为主,以私学为辅的局面,强化了教育服务政权的职能。并在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存的秦兵马俑就足以说明秦王朝时期的美术教育在受教育规模、美术水平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    随着汉字文字符号作用的迅速强化,促成了书、画的分立。“绘画”的概念在这一时期有图、绘的分别,图、画则依附于图形状物和装点修饰的基本功能,寻找到驻足之所,以弥补观念表达意义和礼仪道德规范乍失所造成的失衡。这一书画分立的形势,直接影响了汉晋时期美术教育重心的转移以及性质的变化。    随着秦代的发展,秦始皇颁令“书同文”,使文字功能独立,使用普及,作用加强。 “书同文”的颁布促使了绘画与图谶、图符、图籍、图志的分离,绘画存形状物的功能凸显出来,写真、状物、法貌、摹形的绘画性质更单一,相应的技艺技能要求也更明确,并受到重视,得到强调。 “善画者”的身份,由先秦的臣、相、史??客,转变为技匠之“工”,绘画变为画工之匠作。与此相应,写真、状物、法貌、摹形的技艺学习,成为汉代绘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中心内容,并伴随大一统帝国大兴宫室的规模化美术活动,以宫廷中专职的“黄门画工”、“尚方画工”为首,在画工阶层中得到了广泛的推行。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教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继承和发扬了汉代绘画艺术,出现了丰富多彩的面貌。此时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批有明确记载的画家,如: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但当时的绘画传授,还是沿袭了师徒、父子式的传授形式,有明显的师承关系,如:卫协师曹不兴,顾恺之师卫协,陆探微师顾恺之。此时绘画教育的功能仍是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可喜的是这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绘画的欣赏功能,认为山水画使人感到精神上的愉快,是其他文学艺术作品无法比拟的。    佛教绘画在南北朝的繁荣,促成了大规模、多门类的工匠美术集群活动。建筑、绘画、雕塑这三种重要的美术门类,在诸如云冈石窟寺、龙门石窟寺这种用工浩大、延续几十年的美术营造工程中,既发展和扩充了师法及传承形式,培养了大批能工巧匠,也使各门类美术工匠在规模化的合作过程中,有了新的组织要求,为隋唐以后美术工匠行会制度,以及相应教育形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隋唐时期的绘画教育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绘画教育也有了重大发展。宫廷绘画日益兴盛,唐明皇创置了我国最早的翰林院,并广招艺术人才奉于宫廷,授予官职,同时也集中了一些画家,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宫廷绘画力量,虽无画院之名已具画院之实,奠定了画院的基础。此时的绘画技能技巧的传授仍是靠师承关系,但因绘画分科的细化,出现了大量专长一科的画家,并提出了绘画应向自然学习,积累素材,才能造化在手的观点。这一主张的提出为师徒、父子师承的美术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隋唐是继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又一重要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非常重视同其他国家的交流,文化艺术获得高度发展。名家辈出的隋唐画坛,先后涌现出如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王维、韩?、张萱、周?等令后人仰慕的巨匠。总体而言,此时期的人物画继承了汉魏传统,重视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随着佛教的继续盛行,大规模的图壁造寺活动促进了民间画工美术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一分本为主要媒介,以合作画壁为主要手段的师徒传带教育形式。同时,行业竞争促使行会出现,从而形成民间画工塑工初步的行会教育机制。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关注到了美术欣赏的意义,打破了单纯追求美术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功能,开辟了美术的欣赏功能;在绘画教育中提出了“师法自然”的艺术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