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文化遗产保护两个问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商业文化遗产保护两个问题

浅谈商业文化遗产保护两个问题   在历史长河中,每一座城市的商业活动总是与该城市的生命相始终。毫无疑义,当我们强调城市中的行政、宗教、居所、陵墓等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商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2006年10月,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发表了《重视老字号的保护与发展》一文(《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总第4期),全面论述了老字号保护与发展的意义与对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商业文化遗产中,以商业建筑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与商业经营特色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结合、密不可分。本文就商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两个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      商业文化遗产的分布是城市规划与历史变迁的反映      元、明、清三代都城北京的规划,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政治理念的最高等级的物化体现。元大都的城市设计以《周礼?冬官考工记》为理论依据:“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可见该城市中心市场定位于帝王宫城的北侧。明王朝以来,北京城北垣城墙南缩五里,宫城北门地安门与报时台鼓楼之间即为“后市”――城市中心商业街,也是老字号聚积之所。据相关史料记载,这一带的商业门类有油盐店、酱菜店、干果海味铺、绸缎布匹庄、鞋铺、首饰楼、茶庄、饭店、烟铺、钱庄、杠房以及近代兴起的照像馆、钟表铺等。商业品类齐全,各有经营特色。   与中心商业街有着相同悠久历史的是两条位于皇城东、西两侧的崇文门――东四牌楼、宣武门――西四牌楼商业街。官员百姓入崇文门、宣武门,仰目即见标志性建筑东单牌楼与西单牌楼,而东四牌楼与西四牌楼的南北向牌楼,坊额即书“大市街”。这两条重要的商业街肇始于元,历经明、清、民国,至今繁华依旧。这两条商业街分别有大隆福寺与护国寺为结点。两寺庙会规模宏大,名冠京城,素有“东有隆福,西有护国”之说。这两处的庙会活动无疑又给两条商业街增添了人气和活力。   明王朝重建宫城后,又将内城的南城垣南推二里,正中设正阳门。明永乐年初,政府在正阳门外盖设铺房,召商引资,世称“廊房”,即今廊房各条的来历。商业由此逐渐兴盛。清朝???年,内城禁止开设戏馆,故戏馆多设离内城最近的正阳门外。由此,正阳门外大街及两侧诸胡同区域成为京城休闲购物的乐园。   综上所述,一个城市商业文化遗产的分布绝非杂乱无章,而反映了原有的城市规划与格局。中国的历史名城自古以来都有明确的商业街区而与居住区相对隔离。到处开门脸的“全民皆商”现象,对一座有着悠久历史与高度文明的城市来说是一种严重的破坏。这是我们在保护商业文化遗产中需要关注的。      商业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中国商铺的普遍特点是将本身的建筑特色放在第一位,而将商业名称及性质标识放在第二位,这种不符合广告学原则的作法与西方商铺明显不同。因此,一座著名商铺留给人们最大的印象往往是其建筑而不是其牌匾和招幌。   仍以北京为例,北京老店铺的建筑极有讲究,形式多样而丰富多彩,极具审美价值。以建筑宣传商业、吸引顾客是店铺经营者的初衷。据梁思成先生在《店面简说》中的研究,老北京的木结构店面可分为以下四类:      1.牌楼式      即在铺面前立起高大的牌楼。牌楼柱的上端高高伸出楼檐以上,指向天空。各间楼檐均用斗拱承托。斗拱以下是雕刻精美的华版。店铺匾额悬挂在楼檐下绦环以上的位置。各柱身在与匾额平行的位置往往有龙形挑头探出,用以悬挂招幌。这类店铺建筑最为奢华的是出售烧香朝拜用品的香蜡店,我很怀疑这类店铺的背后有较大的财力赞助。如北安门外大街的闻异轩、东四大市街上的天馥楼以及万馨楼等香烛店,其店面为三间四柱重檐(或单檐)三楼牌楼,华牌雕刻极其繁复,令人惊叹。      2.拍子式      建筑俭约一些的店铺不用牌楼,而为平顶伸出的店面,旧称拍子。平顶上大多立有栏杆,栏杆间绦环板上贴有店铺字号。平顶下为挂檐板。柱子为方形,上安承重枋并安挂檐板,挂檐板则满雕繁复的花纹。这类店面精彩者如东四牌楼路口以北的瑞芳斋点心铺,店面为朝天栏杆带夔龙挑头式,下设椭圆形玻璃门窗,十分精美。      3.重楼店面      在繁华的商业街会出现双层乃至三四层的店面。这类店铺建筑可大可小,形式多样。保留至今,最典型的要数西四牌楼路口西北角与东北角的转角楼,楼为两层,形式朴素无华,简约大方。较为华丽的如位于正阳门外大街的瑞增祥,而煤市街的过街楼玲珑小巧,其旁边店面单檐重楼转角,极有情趣。梁思成先生则充满感情地称其为“非常富有诗意”。      4.栅栏店面      多为当铺类对安全有着特殊要求的店铺。这类店铺前面立有一排密不过人的木制栅栏,栅栏柱上装有简单的瓦顶。店铺正门多设狭小的门楼,楼上伸出幌子。这类店面设计以安全防范为第一要义,因此缺乏美感。这也是这类店铺形式极少保存至今的原因。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