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栽培与应用技术研究(定稿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芍药栽培与应用技术研究(定稿2)

芍药栽培与应用技术的研究 魏玉红 康红勤 陈小光 解家丰 帕提古丽·买买提 芍药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俗有“花相”之称,已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较牡丹更为悠久。本地芍药有零星栽培,栽培管理简单粗放、不科学、不规范,体现不出芍药的实际景观价值。基于上述原因,市园林科研所于2001年-2003年,分三次从山东荷泽引进芍药品种近30个,在科研所基地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在中心广场和梨香园进行小面积推广试验。目的是丰富本地区园林绿化植物品种,丰富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的应用,为建设适合本地生态自然条件的多层次的绿地结构提供基础。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pall)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亚洲东北部,我国亦盛产。目前在秦岭,大别山及京西的百花山均有野生种。芍药耐寒,在本市极端最低温-28℃、覆雪20cm持续2天的冬季,引种栽培的芍药各品种,均以覆土休眠的方式抗寒而安全越冬存活;喜光厌热,芍药在本地区适宜栽培在平均光照强度5~7万lux,观赏效果较好;平均光照强度在8万lux以上植株较早进入休眠,生长期较短,平均光照强度3万lux以下植株成花少,虽然生长期长,但是观赏价值不高。畏风,耐旱忌湿,怕积水。宜以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砂质壤土中栽培,忌粘土,不宜种植在低洼处及盐碱地。 1.试验地及引种地概况 1.1市区及试验地概况 库尔勒市地处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边缘,位于北纬41°10″-42°21″,东经85°14″-86°34″。为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日照总时数2990小时;年均气温11.4度,年均降水量50.4mm,年均蒸发量2788.1mm,最高气温40度,极端最低温-28度,大于10度的年积温4277.5度,无霜期180-220天。春季升温快而不稳,秋季降温迅速,年温较差34-37度,平均昼夜温差12.4度。 园林科研所试验地:设在距市区中心西约3公里的市园林科研所内,海拔约900m,土壤为轻壤土,肥力较好,PH值7~7.8。栽培试验地周边有防风林,但无树木进行侧方遮荫。灌溉方式为井水浇灌。 梨香园试验地:设在市区孔雀河风景旅游带梨香园内,海拔约950m,土壤为轻壤土,肥力较好,PH值7~7.8。栽培地内有部分林木遮挡。灌溉方式为井水浇灌。 中心广场试验地:设在市区人民广场内,海拔约950m,土壤为轻壤土,肥力较好,PH值7~7.8。栽培地被林木遮挡。灌溉方式为自来水浇灌。 1.2引种地概况 菏泽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位于北纬30°39″-35°53″,东经114°48″-116°24″。菏泽市系黄河冲积平原,属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土层深厚。全市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329.2-2578.3小时,年平均气温13.5-14℃,年平均降雨量为655毫米,无霜期220天左右。 2.栽培技术 2.1栽培材料 从山东荷泽引种栽培芍药新品种20种,1000余株,均属6芽以上的规格。其中大朱砂判、大富贵、软枝红、银线绣红袍等4种常见的适应性较强品种,共引进750余株,每个品种均在100株以上,其它飘香红、少女装、大地露霜、风华正茂、鲁荷红、园叶锦球、高杆红、紫艳争辉、红云映日、玫瑰飘香、粉碟献金、彩霞、云霞、曹州一号、珠光、美人面等16个品种,共300余株为试种品种。 2.2.时间和规格 栽培结合分株繁殖进行,必须要在秋季进行,本地区最适宜时间一般为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由于本地秋季降温迅速,在此时期内地温尚高,有利于促使分株苗早发新根,伤口愈合,便于成活、越冬及翌年的生长。 栽植的密度:由于芍药植株分枝多,固定种植株行距要大,作花圃专供繁殖用的植株,适当密植,可用60cm× 70cm株行距,每亩栽1500株左右,三四年分株一次。作切花或观赏栽培的株行距较大些,可用80cm ×100cm株行距,每亩栽900株左右。一般10年左右需要分株一次,以防植株老化开花不良。 2.3操作 芍药在栽植前应施足底肥,以腐熟的羊粪和油渣为宜,深翻30厘米,耙细整平。栽植时,应选取根粗壮均匀、顶芽粗壮、无病虫害的芍药植株。根据芍药新芽分布情况,利用其自然纹理小心地分开,剪除腐烂根及不必要的大根,每株一般保留3-5个芽,肉质根和须根要尽量多留,尽快栽完。掘出时根部较脆,要晾晒后待根软后再分株。本次试验因是从山东菏泽引种植株,引回后直接迅速栽种。由于本地区气候干燥,一般晒半天即可,但不能有强光直晒,铺晒地地温不能超过25℃。分株时注意不要碰伤芽体,对于修剪好的分株苗稍阴干后,切口用草木灰或硫磺粉涂抹伤口,或用50-100倍多菌灵水溶液浸泡30分钟,以杀死其附生的病菌,防止病菌侵入。 引种的芍药根系比较发达粗壮长约30—40厘米,穴的深度为40㎝左右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