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工艺学--调味品酿造 2011上 2003格式.pptVIP

酿造工艺学--调味品酿造 2011上 2003格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酿造工艺学--调味品酿造 2011上 2003格式

7.1 调味品概论 7.2 酱油酿造 7.3 食醋酿造 7 调味品酿造 7.1 调味品概论 7.2 酱油酿造 7.3 食醋酿造 现状--历史 远古时代,人类发现酒酸败后,是一种优良酸味料、于是,人为地将酒酸败,制取酸味料, 据传,西洋醋诞生于公元前5000年,人们用椰枣的树液、果汁以及葡萄干酿酒,再经发酵制成醋。 传说,4000年前,帝尧定都尧(清徐)后,采摘瑞草“蓂荚”以酿苦酒,即醋。杜康或者他的儿子黑塔发明了醋。 公元前8世纪,中国已有了醋的文字记载;战国时期,已有专门酿醋作坊;汉代,醋开始普遍生产;南北朝时,食醋的产量和销量都已很大。 《齐民要术》收载了22种制醋方法,系统地记述了前人制醋经验和成就。 7 调味品酿造 7.1 调味品概论 7.2 酱油酿造 7.3 食醋酿造 7 调味品酿造 现状--历史 食醋和酱油不一样,是东西方共有的调味品。国际上习惯将中国、日本的醋称之为东洋醋,将欧美国家的醋称之为西洋醋。 东洋醋是以谷物原料为主,西洋醋是以水果(果汁)原料为主。国际上以酒精醋和果醋为主。 法国葡萄醋最为著名,出口世界各地,英国主要用啤酒生产麦芽醋; 7.1 调味品概论 7.2 酱油酿造 7.3 食醋酿造 7 调味品酿造 现状--产量与市场 产量:全世界食用醋产量约为1600-2000万吨(以4-5%HAC计算),中国约250万吨,美国47万吨,日本34万吨。 美国醋厂规模大。我国万吨以上的不到10家,小厂不计其数,仅山西1100多家。 各国直接食用30-80%,其它用于加工泡菜、蛋黄酱、调味料、芥末酱及西红柿酱等。 人均消费量:日本每年每人食醋7.88公斤,美国6.51公斤,中国仅为0.91公斤。 市场:市场增长约10-15%。目前的行业竞争格局不太明显,恒顺遥遥领先,其次山西水塔。 7.1 调味品概论 7.2 酱油酿造 7.3 食醋酿造 7 调味品酿造 现状--科学技术 国内目前多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国外多采用液态深层发酵工艺; 国外设备技术高度自动化、高效化、高新化。 遗传工程选育优良菌株,提高原料利用率、提高产量与质量、降低成本。 设备的优化与研发,逐步完善各种遥感探测与控制,实现发酵参数与过程的自动化管理。 建立食醋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与标准,实现标准化生产与销售,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新品种开发,如保健醋、饮品醋等,使食醋这一古老、传统的调味品成为功能性食品。 7.1 调味品概论 7.2 酱油酿造 7.3 食醋酿造 7 调味品酿造 现状--科研 微生物遗传工程研究:选育优良菌株,构建超级功能菌,优化大曲微生物菌群。 代谢工程研究: 下游过程研究:建立分离、浓缩和陈化新技术,消除沉淀混浊,保持良好的醋体风格。 设备的优化与研发,逐步完善各种遥感探测与控制仪器,实现发酵参数与过程的自动化管理。 建立食醋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与标准,实现标准化生产与销售,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新品种开发,如保健醋、饮品醋、水果醋等新产品,使食醋这一古老、传统的调味品成为功能性食品。 7.1 调味品概论 7.2 酱油酿造 7.3 食醋酿造 7 调味品酿造 工艺--原理: 国内:利用微生物(米曲霉、酵母菌和细菌)的作用,使原料中的物质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生成食用乙酸。 国际:FA0和WH0食品规格起草联合委员会提出的食醋规格(草案)中,将醋定义为须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凋味品,因此,首先要生成乙醇,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酸。 7.1 调味品概论 7.2 酱油酿造 7.3 食醋酿造 7 调味品酿造 工艺--原理: 可分为固态发酵、液态发酵两大类, 固态为醅,液态为醪。 全固: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全部为固态 前液后固:糖化和酒精发酵阶段为液态,醋酸发酵为固态: 前固后液:糖化和酒精发酵阶段为固态,醋酸发酵为液态; 液态: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全部为液态。 7.1 调味品概论 7.2 酱油酿造 7.3 食醋酿造 7 调味品酿造 基本工艺 物料 → 发酵→ 贮存、包装 长江以南以糯米和大米为主,以北以高粱和小米为主。现多以碎米、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代用。 糖质原料:水果(葡萄、苹果、梨、桃、柿、枣、番茄等)、蜂蜜及糖蜜。 乙醇:低度白酒或食用酒精加水稀释,只进行醋酸发酵,1-3天即得酒醋。 食用冰醋酸:加水配制成白醋,再加调味料、香料、色料等物,成为具有近似酿造醋风味的食醋。 微生物:曲霉菌、酵母菌、醋酸菌 7.1 调味品概论 7.2 酱油酿造 7.3 食醋酿造 7 调味品酿造 基本工艺 物料 → 发酵→ 贮存、包装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酒精在醋酸杆菌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