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撒花词、彩词民俗文化特征和功能.docVIP

论撒花词、彩词民俗文化特征和功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撒花词、彩词民俗文化特征和功能

论撒花词、彩词民俗文化特征和功能   【摘要】 武汉市郊黄陂仪式歌中的撒花词和彩词,是流传在本地的两种最古老的说唱艺术,它们具有许多共性的地方,即随着社会的变迁被赋予时代色彩,其社会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是它们长期以来活跃在民间的根源所在。仪式歌中的这两种特殊的形式在传承和保护本地民间口头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撒花词;彩词;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民间文化保护      武汉市是我国南北交通要道,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尤其是古代的汉口一带还是一遍泽国,南来北往的商旅、官吏、军队,多在汉口经过或歇脚,因此,武汉就成为南北文化交融的重地,黄陂区是武汉市的郊区,受其影响,黄陂文化也属于开放型的文化。   在黄陂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宗教仪式等民俗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仪式歌,其中撒花词和彩词就是本地仪式歌中常见的两种。撒花词是民间宗教太平醮仪式(一种禳灾祷福的宗教仪式,据说太平醮仪式起源于西汉。)中撒花仪式部分所唱的祝福歌词,由主唱道士根据不同场合进行编唱。撒花词以花起兴,主要唱的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蔬菜、花果和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等。如“葫芦开花咚咚摇,缸豆开花结两条……”。一般是边做撒花和舞蹈动作边唱撒花词,表演时,主唱道士在旁边先是围绕七张叠起的方桌两手摆动快速奔跑,接着做作辑拜谢动作,然后手拿一把用土纸卷起的火把,边做动作边撒花,即抖动这些火把使火星不断的向周围飞溅,这些火花代表运气和福气,人们都希望火花溅到自己的身上,以祈求给自己带来福气和运气。   彩词是在民众中流传很广的一种说唱艺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据说起源于唐朝,又称“民间彩词”、“彩歌”、“莲花落”、“顺口溜”、“数来宝”、“金钱板”、“打油诗”等。这种短小的韵白作品全国流行,古代是沿街卖唱艺人和乞丐行乞时即兴编创的吉利话和讽刺小品。分为节令彩词、风俗彩词、行业彩词、爱情彩词、劳动彩词五大类。[1]现在多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仪式上出现,如春节农村玩龙灯、狮子灯等时必要喊彩,即唱彩词,这种???趣生动曲艺形式深受百姓喜爱,至今活跃在黄陂民俗生活中,为百姓的文娱生活服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 撒花词和彩词的民俗文化特征、功能分析   最近,笔者又对本村做的一次太平醮仪式做了一个个案调查,收集了部分撒花词,发现流传于本地的两种仪式歌撒花词和彩词,受本地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的影响,它们具有很多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本文将从二者的文化内涵、特点、社会功能等方面将二者作一点浅显的比较研究,也算是为传承和保护本地这两种特殊的文化样式作一点努力吧!   先来探讨二者的个性,虽然同是黄陂地方仪式歌,二者的使用范围和频率并不同,撒花词仅出现在道教的斋醮仪式──太平醮仪式中,在现代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而彩词则出现在黄陂几乎所有的庆典仪式中,如常出现在婚丧嫁娶、节日庆典中,其应用范围更广,生命力更强,至今活跃在黄陂人民的民俗生活中。   从文化内涵、特点、社会功能来看,二者有很多共性:   1.1 撒花词和彩词都是用黄陂方言演唱,即时创作,其流传方式主要靠口耳相传,师徒父子传承,彩词文革前可能有少量手抄本存于祠堂,在民间流传。在笔者调查有关太平醮仪式中了解到,这次主唱撒花词的张道士就四代家传的传承人。其撒花词就是根据现场情况编创的。一般而言,说彩即讲彩词的也是当地颇有名望的文化人,如痴心收集民间彩词的第一人──明德运,也是耳濡目染,从父亲那里学会说彩,并喜爱上收集彩词的。   1.2 唱词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如撒花词中唱到:“……铁匠铺里开红花,油果子(油炸食品)铺里炸麻花,人口缝里开的添粥花,摸麻将的是杠上开花;两个秀才一起走,此花名为富贵花……我家的花王大大开,千花万花由你摘……茄子开花红绿袍,茄子开花皮中骨,南瓜开花黄如金,葫芦开花白如银,荚竹开花上夹板,两个和尚一头睡,此花名为茉莉花……妯娌三个挖田忙,大嫂在前把土挖,二嫂在后把籽下,三嫂是个大脚人,一脚踢得满撒花……”[2]讲的就是一个妯娌三人共同劳动的生产场面和各种生产劳动果实的开花的形状。而在“贺新春”的彩词中更是直抒胸臆,“……青年看了我的灯,百样精通百样能,能文能武显身手,四化建设当先进。种田人看了我的灯,年年都有好收成,专业承包五业旺,精耕细作土变金……”[3]   1.3 二者都属于祝福歌,满足人民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祈求的愿望。如撒花词中唱到:“我家的花王大大开,千花万花由你摘,桂花留得?人来,又得富贵又得子……”[4]彩词中的吉利话、祝福语更是俯首可拾,如:“贺老伯伯做生”里唱到:“来到寿堂内,过细观情备。请客为的几十岁,子孙都贤惠。福如东海大,寿向南山贺。好似彭祖八百八,齿落复生牙。寿高万年春,发白又转青。好似唐朝程咬金,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