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年,Google、IBM和一些大学开始大规模的云计算研究项目 Google: 云计算 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发展 什么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是指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台廉价的服务器所组成的网络,在远程位置(云)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计算机服务。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将大规模的计算机阵列连接成一个向全球用户提供计算机服务的社会化机构。 云计算 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使用任何设备(计算机、手机、各类移动终端等),进行计算、使用应用软件、存储资料。 “云计算”是信息时代的社会化服务 人们使用计算机的需求成为一种社会化商品流通; 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实现高效的社会化服务; 使用方便,费用低廉。 当你每天使用公共服务的邮箱…… 当你和学生使用网络上面的…… 你已经在使用 云计算服务 商业“云服务”的例子 Google 企业套件 Google“云”服务群 微软推出“windows Strata” 云计算的领跑者 ——中国的云服务先驱者 超级云服务 中等云服务 微型云服务 云服务“谱线”(连续统,Continuum) 你的位置在哪里? 构建“云”-“地”中介学校/学区教学环境 角色变化 基于“云”环境的教与学; 充分利用云技术支持学生的学习与创新。 云时代的教学方法变化 利用云服务丰富教学策略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生活在“云计算”时代的 每一个学校、机构、公司、教师个人 无论你是否拥有雄厚的资本或领先的技术,都可以…… 不同粒度的“云服务”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社会化服务 硬件 软件 以用户为中心 教育技术“云服务” 硬件与数据在云端 不怕丢失 不必备份 安全性 可靠性 软件在云端 社会化开发 不必下载 动态升级 以用户为中心 易用、方便 互动、参与 社区 多样化需求 充分满足用户需要 云服务资源 教育管理机构 学生 教师 教研室 进修校 电教馆 师资处 教科院 (参考: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8年年会活动手册,110-113页) A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by modernizing their data centres after the dot-com bubble and, having found that the new cloud architectur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internal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providing access to their systems by way of Amazon Web Services in 2002 on a utility computing basis. WWW2008:李开复主题讲演“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谷歌大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教授作了大会主题讲演“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他指出,互联网络的 快速发展正在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着深刻影响。继传统的个人计算机、客户/服务器的计算模式 之后,崭新的“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模式展现了现代互联网络的重要特质。 事实上,当任何一个人在互联网上提交一个查询请求时,互联网上可能有成千上万台计算机在为他同时搜 索众多的数据库,并运用不同的方法为他提供可能的搜索结果。也就是说,人们不是从自己的计算机上, 也不是从某个指定的服务器上,而是从浩瀚如云海的互联网络上,通过各种设备(如移动终端等)获得所 需的信息、知识、服务等。这个世界已经从以硬件为中心转向以软件为中心,并正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的时 代。 但是,针对这种新的计算模式,如何能够实施有效的查询和控制,成为许多与会者关注的问题。李开复博 士着重阐述了云计算四个方面的重要特点: 1. 云上的海量数据存储; 2. 无数的软件和服务置于云中; 3. 它们均构筑于各种标准和协议之上;并且, 4. 可以通过各种设备来获得。 李开复博士进一步阐述了推动云计算发展的六个方面的因素: 1. 以用户为中心:数据存在于云海之中,并且伴随着你和你的设备,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某 种便捷的方式安全地获得它或与他人分享。 2. 以任务为中心:人们可以方便地与合作者共同规划并执行各项任务,并随时随地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 通。 3. 强大的功能:置于云海中由成千上万的计算机群提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