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概论-方晓阳》第六讲 藏象(4)脾20150407.pptVIP

《传统医学概论-方晓阳》第六讲 藏象(4)脾20150407.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讲 藏象(4) 脾 脾 脾是中医学中主消化的脏腑之一。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其经脉与胃相连,形成表里关系。 一、脾的生理功能 (一)西医学 1、血细胞的阻留 2、免疫作用 3、血液贮存 4、血细胞的生成与调节作用 (二)中医学 1、主运化 2、脾气主升 3、主统血 (一)脾的生理功能(西医学) 1、血细胞的阻留 血细胞易被阻留于红髓脾索。衰老红细胞在弯曲的脾索内缓慢进行,尤其在低葡萄糖及酸性环境条件下,红细胞逐渐成为球形,渗透脆性增加,无法通过基膜小孔进入脾血窦,最终在脾索中心为巨噬细胞吞噬。正常血小板在脾索内粘附性增加,容易被脾内网状纤维阻滞。经51铬标记血小板输入体内后,约30%被阻留在脾脏。正常脾脏对粒细胞阻留作用不明显。   2、免疫作用 脾是机体最大的淋巴组织。在感染、变态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时,机体所产生的抗体,一部分即来源于脾脏。脾脏是IgM产生的主要场所。血中抗原物质进入红髓被巨噬细胞吞噬,到达生发中心,导致抗体产生,生发中心扩大并有核分裂。实验动物及儿童切脾后,易发生感染,大多为脑膜炎、急性心肌炎或急性心内膜炎,死亡率很高。由此说明脾对抗感染免疫功能密切有关。 3、血液贮存  脾的被膜具有平滑肌纤维,经小梁而深入实质间。因此在运动后,急性失血或注射肾上腺素时,脾脏能引起节律性的收缩与松弛。正常人的脾脏体积小,贮血量不大,估计仅为200ml左右。但当脾脏显著肿大时,其贮血量增加,甚至达全身血量的20%,对全身血流量起调节作用。 脾肿大呈圆球型 4、血细胞的生成与调节作用 胚胎时间,脾脏可以生成各种血细胞,出生后则仅产生单核及淋巴细胞。实验证明、多能干细胞(CFU-S)仍出现在脾循环内。脾似对CFU-S在血液中分布有一定影响。脾内血池系血液中CFU-S的主要所在部位,甚至有人发现红系定向祖细胞(BFU-E及CFU-E)也有自骨髓移植至脾脏者。所以,在病理情况下,可发生髓外造血,脾脏又能重新生成红、白细胞及血小板,如骨髓纤维化或骨髓癌肿转移。在脾切除后,周围血中白细胞和血小板可在几小时内迅速上升,并分别在2、3天及一周内达高峰;血片中扁平细胞及靶形细胞明显增多,有时出现幼红细胞、铁粒幼细胞及含豪-胶小体的红细胞。上述现象提示正常脾脏尚具有控制血细胞成熟及自骨髓释放入血液的功能。 (二)脾的生理功能(中医学) 1、主运化 2、脾气主升 3、主统血 近年的研究表明,中医的脾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而是涉及消化吸收、水盐代谢、能量转化、血液、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多器官的综合功能单位。 问题:中医学的脾是解剖学中的脾还是胰? 一叶知秋 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之一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知微见著、取类比象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⑧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 译文:肤色黄、纹理细密的人,脾脏小;皮肤纹理粗疏的人,脾脏大。口唇上翘外翻的人,脾脏位高;口唇低垂弛缓的人,脾脏位低。口唇坚实的人,脾脏坚实;口唇大而不坚实的人,脾脏脆弱。口唇上下匀称端正的人,脾脏端正;口唇不匀,一侧偏高的人,脾脏偏斜不正。 ——灵枢篇 本脏第二十九 脾小,则脏安,难伤于邪也;脾大,则苦凑月少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则月少引季胁而痛;脾下则下归于大肠,下加于大肠,则脏苦受邪。脾坚,则脏安难伤;脾脆,则善病消痹易伤。脾端正,则和利难伤;脾偏倾,则善满善胀也。 译文:脾脏小,则脏气安和,人很难被邪气伤害;脾脏大,则胁下空软处充聚而痛,使人不能快行。脾位偏高,则胁下空软处牵引季胁作痛;脾位偏低,则向下迫临大肠,人易被邪气所伤。脾脏坚实,则脏气安定,人不易被邪气所伤;脾脏脆弱,人则易患消瘅病。脾位端正,则脾气健旺,不易受邪;脾位偏斜,则人易生胀满。 ——灵枢篇 本脏第二十九 1、主运化 “运”,有运输、布散之意,例如体内各种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化”,有变化、消化、化生之意,主要指饮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等。脾主运化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脾主运化就是将水谷消化成为精微物质并将其运输、布散到全身。这些功能需胃和小肠等的配合,但主要以脾为主。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即是指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 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和排泄的作用。 一是摄入到体内的水液,需经过脾的运化转输,气化成为津液,并输布于肺,通过心肺而布达周身脏腑器官,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 二是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的水液,及时地输送到相应的器官(如肺、肾、膀胱、皮毛等),变成汗和尿液被排出体外。 运化功能,主要依靠脾气的作用。若脾气健运,则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