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诗歌真题及详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高考诗歌真题及详解

2012年全国高考17套真题汇编 诗歌专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新课标卷) 思远人 [宋]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译词]?????????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菊花晚秋意绪,闺中人不禁思念行客远隔千里。 看遍天际云来云去,也不见鸿雁飞归带来游子信息, 满怀思念,想要寄上书信,又怎么知道寄送到何处? 眼泪兀自流淌不尽,面对着窗子,一滴滴涌弹飘洒, 就着砚台,将溅落的泪水,当即研磨成离愁的墨汁。 便蘸着泪水研磨的墨汁,细细书写分别以来的思绪, 这离情写到深处,泪水把信笺的粉红色都浸湿淡去。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解析]【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参考答案”硬伤:混淆了诗人的感情和诗中人物的感情;首句本身也是情语,未答。] 【备考答案】这首词通过表现闺中人深切思念远方行人,又难以传达思念的抑郁之情,寄托了诗人内心悲苦难诉的感情。首句写景,景中传情。一方面,“红叶黄花”,是晚秋特有的景物,从空间角度渲染亲人远隔的背景色彩;“晚”,从时间角度暗示别离久远。另一方面,红叶黄花,晚秋意绪,也是离愁别绪的形象写照。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参考答案”硬伤:“就砚旋研墨”并非“暗指”也没有“和泪作书”的意思;只写出了“红笺为无色”的字面原因。] 【备考答案】“临窗滴”写临窗洒泪滴滴弹不尽,因为泪落砚台,并有相当积贮,所以“就砚旋研墨”,当即就砚研磨,为的是难抑思念之情,急于离家行人倾诉。词里描摹的闺中人在动笔之前已经临窗弹泪,接着又和泪研墨,及至提笔写信,越发触动相思,细细写到别后情状,深情倾动之时,想必已涕泗纵横。倾盆雨般的泪水落到红色信笺上,泪水浸湿红笺,红笺因而褪去颜色。这一句表面写红笺褪了颜色,内里写泪如血红。由思泪到墨泪,由笺泪再到血泪,层层写出情感深化进程。耒 初见嵩山 张耒 我常年旅途风尘,鞍马奔波,困顿不堪, 幸好有青山使我感受到慰藉,心胸豁然。 傍晚时分,北风把一场冷雨,刚刚吹散, 几座山峰清癯瘦峭拨开云雾,隐隐耸现。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 [解析] 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参考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题目为“初见嵩山”,一个“初”字可谓“题眼”,就暗含了“惊喜”与“期待”之情。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让数峰露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 【备考答案】初见嵩山,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的感情。这种情感是铺垫出来的:首先,诗人由宦游的失意落笔,多年来展转流落于风尘之中,一个“困”字,形象的展现了诗人疲劳困顿的精神状态,以及空怀一腔抱负在官场中左冲右突,却不得施展的惨淡景象.第二句宕开一笔,转而去写奔波中的一点安慰,晓畅的语言骤然拉近了诗人与山的距离,也是对含蓄豁达的人生态度的亲近。第三句为嵩山的出场渲染了气氛。“日暮”言天已傍晚,落日余辉中更见嵩山的深幽巍峨,“北风吹雨去”,嵩山在风侵雨蚀后愈加清新朗润,但这只是我们的想象,未见嵩山,心中已对嵩山的景象做了一番描摹。另外,前面一系列的铺垫成就了第四句的点睛之笔,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它一出现便淡化了所有的背景,其峭拔清瘦的形象是那么的清晰明朗,其高洁超脱的姿态是那么的卓尔不群,因而深得作者的喜爱和赞美。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6分) [解析] 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参考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