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行贿人作证交易制度的建构与适用——兼评我国刑法第390条第二款及其完善-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hinas bribers witness trading system - comment on the second paragraph of article 390 of chinas criminal law and its improvement.docx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我国行贿人作证交易制度的建构与适用——兼评我国刑法第390条第二款及其完善-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hinas bribers witness trading system - comment on the second paragraph of article 390 of chinas criminal law and its improvement
目录引言……………………………………………………………………………………… 一、积重难返:“重受贿轻行贿”司法策略及其成因…………………………………(一)“重受贿轻行贿”司法策略缘起及困境……………………………………(二)“重受贿轻行贿”司法策略的成因分析…………………………………… 二、破解困局:行贿人作证交易制度之理论提倡……………………………………(一)我国行贿人作证交易的必要性……………………………………………(二)我国行贿人作证交易的合法性……………………………………………(三)我国行贿人作证交易的可行性…………………………………………… 三、理论建构:行贿人作证交易制度的立法实现……………………………………(一)我国刑法第 390 条第二款之争鸣…………………………………(二)从事实到规范:行贿人作证交易制度的立法完善……………………… 四、司法适用:行贿人作证交易制度的程序保障……………………………………(一)基于合意型司法理论分析的刑事责任豁免………………………………(二)适用案件范围:立足于立法、政策的分析………………………………(三)污点证人豁免制度程序设置的理论构想………………………………… 五、结束语参考文献………………………………………………………………………………… 致谢…………………………………………………………………………………引言(一)问题的提出 在贿赂犯罪中,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这一新时期,传统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收取贿赂却展现出了更多 新的特征。而在此同时,市场交易中的商业贿赂犯罪也愈发严重,即“非国家工 作人员”为谋取私利而收受贿赂。贿赂犯罪是“权力寻租”的表现方式,公权力 受贿犯罪不仅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严重危害,影响其在百姓中的公信力从,长 远看更会威胁党的执政地位。而商业贿赂则会破坏商业信誉及和谐的市场竞争环 境,一旦形成不良的商业“潜规则”,就会严重破坏商业建设和市场秩序,影响 我国的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理论上,厘清目前我国在侦查贿赂 犯罪时的办案情势,以及“轻办行贿”处理方式在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同时分析 在我国引入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规范和价值依据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实践 中,对行贿人作证交易制度的研究,可以规范司法权力在贿赂犯罪中的侦查,争 取行贿人在侦查过程的配合,置贿赂犯罪双方于“囚徒困境”,从而达到瓦解贿 赂犯罪双方的同盟关系、有效打击犯罪的目的。(二)研究背景 所谓“污点证人制度”,即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获取案件证据,打击严重犯罪行为,对以证人身份指证共同犯罪的另一方的罪行或揭发对合犯罪一方的犯罪 分子往往采取不予起诉或者减轻、免除处罚等待遇,并在侦查和打击贿赂犯罪的 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三十七条对污点证人制度做过相关规定,鼓励各国 对污点证人实行适当的刑罚减免。1在美国,利用污点证人制度侦查和打击犯罪 是最惯常的做法;在澳大利亚,《国家惩治犯罪局法》在 1984 年对作证豁免制度进行了规定,并在 1995 年的《证据法》中将这一制度做了推广;新加坡、印度、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三十七条规定:“一、各缔约国均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鼓励参与或者曾经参与实 施根据本公约确立的犯罪的人提供有助于主管机关侦查和取证的信息,并为主管机关提供可能有助于剥夺 罪犯的犯罪所得并追回这种所得的实际具体帮助。二、对于在根据本公约确立的任何犯罪的侦查或者起诉 中提供实质性配合的被告人,各缔约国均应当考虑就适当情况下减轻处罚的可能性作出规定。三、对于在 根据本公约确立的犯罪的侦查或者起诉中提供实质性配合的人,各缔约国均应当考虑根据本国法律的基本 原则就允许不予起诉的可能性作出规定。……”新西兰、我国香港特区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打击某些特定的犯罪也使用了污点证人制度;加拿大把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规定在宪法中,并采用了更为广泛的 豁免保护,可以时候主张豁免。还有一些国家,如蒙古、阿尔巴尼亚,均对行贿 人交代其行贿事实,揭发对合受贿罪的行为直接从实体法上作出减轻或者免除处 罚的规定。2在我国,很多人认为贿赂犯罪形势严峻,贿赂犯罪高发乃是行贿所致,且当 前贿赂犯罪高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刑法对行贿受贿采取的“重受贿、轻行贿” 策略,主张严惩行贿以达到遏制贿赂犯罪的目的;另一种观点即主张在侦破贿赂 犯罪的过程中应该主动争取行贿人的配合,采用“轻行贿、重受贿”的策略,通 过行贿、受贿双方的博弈,置贿赂犯罪双方于“囚徒困境”,从而达到打击和预 防贿赂犯罪的目的。从这些国际公约和国内外立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为了争取行贿人的配 合,打击更为严重的受贿犯罪,都会将行贿人揭发对合受贿罪的行为进行一些制 度上的设计,比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公允价值的运用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影响——基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分析-on the influence of fair value on investment real estate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a's real estate enterprises.docx
- 论公司债权人的公司法保护——兼评现行制度的缺陷-on the company law protection of corporate creditors - also on the defects of current system.docx
- 论共犯脱离理论的适用——以张某盗窃案为切入点-on the application of accomplice detachment theory - taking zhang mou's theft cas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docx
- 论共益债务制度——兼评《企业破产法》第42条-on the system of mutual benefit debt - comment on article 42 of enterprise bankruptcy law.docx
- 论共同诉讼人利益对立之解决-on the settlement of mutual litigant's conflicts of interest.docx
- 论共同犯罪着手的认定-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joint crime.docx
- 论共有物返还诉讼-on the action of restitution of joint property.docx
- 论功能性技术特征解释规则——以塞伯公司诉爱仕达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案为例-on the interpretation rules of functional technical features - taking seber company v. esteda company for example.docx
- 论古典经济学批判和黑格尔哲学批判的一致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on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criticism of classical economics and hegel's philosophy —— study on the 1844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docx
- 论共有物分割之诉判决效力-on the effect of action judgment of joint ownership division.docx
- 论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完善——从“张华查询案底遭拒案”谈起-on the perfection of china's administrative openness system —— from the case of zhang hua's denial of the inquiry record.docx
- 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以机构和程序为视角-on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system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s and procedures.docx
- 论我国行政规定审查机制的建立--以綦江县梅子村委会劳动 社会保障行政给付案为例-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xamination mechanism of administrative provisions in china - taking the administrative payment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of meizi village committee in qij.docx
- 论我国行政规定审查机制的建立——以綦江县梅子村委会劳动 社会保障行政给付案为例-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xamination mechanism of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in china - taking the administrative payment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of meizi village committee in qi.docx
- 论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on the perfection of compensation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infringement spiritual damage in china.docx
- 论我国行政诉讼专家证人制度构建-on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t witness system i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in china.docx
- 论我国合会的法律调整-on the legal adjustment of china's cooperation council.docx
- 论我国环境知情权建设——以公民健康保障为视角-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right to know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izen health protection.docx
- 论我国婚内侵权的主要形态——以配偶权为基点-on the main forms of marital infringement in china - based on spouse rights.docx
- 论我国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受害人直接请求权-on the direct right of claim of the victims of compulsory motor vehicle liability insurance in china.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