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三国志》评曰论陈寿“和为贵”思想
从《三国志》评曰论陈寿“和为贵”思想
【摘要】历代正史中的“太史公曰”、“史臣曰”、“评曰”一类的词语,是反映史家历史观及其思想的重要资料。本文根据《三国志》中陈寿的“评曰”,从为人处事、家庭伦理道德、军事、政治等方面对陈寿的“和为贵”思想进行了梳理,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三国志;史评;陈寿;“和为贵”思想
对于今天的多数人来说,了解“三国文化”多是通过明代罗贯中所写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而真正记载三国鼎立时期历史的《三国志》及作者陈寿却鲜为人知。《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后世史学家尊称为“中华史学名著前四史”,历代史家对《三国志》都有着极高的评价。其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人,魏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陈寿一生著作颇丰,其著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部耆旧传》,又编有《汉名臣奏议》,《诸葛亮集》等,但可惜的是,除《三国志》一书外,其余书皆亡佚。我们研究陈寿的思想,就只能从《三国志》入手。
历代正史中的“太史公曰”、“史臣曰”、“评曰”一类的词语,是反映史家历史观及其思想的重要资料。陈寿作为一代良史,其理想的社会是个什么样子?我们从《三国志》卷后的“评曰”及传序入手,对陈寿的思想进行了初步梳理,其“和为贵”思想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为人处事上主张“开济时度”、“直而能温”
为人之道在于明人伦,知世故、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在主张宽毅、勇猛、宽柔、正直的同时,陈寿认为生逢难世,人们应有自我保护意识,应“开济时度”,“温粹识统”,他更加赞赏具有刚毅有度、柔而能断、勇而有谋、直而能温的人,如顾雍“于朝陈及,辞色虽顺而所执者正”,“依仗素业,而将之智局,故能究极荣位”杜袭由于“温粹识统”、“直而能温,柔而不犯”、使“文帝初甚不悦,后乃追居,”,所以能得以善终。反之,象虞翻那样“数犯颜谏争,性不协俗”,过于疏直,就会“多见谤毁”、“难免末世也”;杨戏“意在不群,然智度有短,殆罹世难云”;又如“崔琰高格最优,鲍勋秉正无亏,而皆不免其身,惜哉!《大雅》贵‘既明且哲’,《虞书》尚‘直而能温’,自非兼才,畴克备诸!”对这些人的悲惨结局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和惋惜。
从陈寿的记事论人中,我们可以看出,修身隐静,养志不仕是他比较推崇的一种品格,他载录并加以赞扬的隐士有:“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的张范,“三府并辟皆不就”的田畴,“阖门守静,不营当世”的张、胡昭,“渊雅高尚,确然不拔”的管宁“修身隐静,不役当世”的杜微,,“素业纯固,不系心于三司,以大夫告老,美矣哉!”的常林,等等。
陈寿尤其反对残暴不仁、勇而无谋、骄傲自矜、轻浮急躁、心多疑忌等品性,他认为凡具有这些不良品性的人不会得以善终。如曹髦“轻躁忿肆,自蹈大祸”;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己来,殆未之有也。”袁绍、刘表“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其失败是“非不幸也”;袁术“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吕布“有琥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然轻狡反覆,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曹爽“德薄位尊,沈溺盈溢,此固《大易》所著,道家所忌也。”;(关)羽刚而自矜,(张)飞暴而无思,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廖立、李严、魏延、杨仪都因“骄傲自矜”,“揽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尢不自己也。”;王平“遵履法度,言不戏谑,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诸葛恪“才气千略,邦人所称,然骄且吝,周公无观,况在于恪?矜己陵人,能无败乎!”。通过对这些正反事例的记载、人物的褒贬,陈寿间接地表达了自己所推崇的处事之道。
二、家庭伦理道德上主张“家和万事兴”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儒家认为“国之本在家”,因而“治国”要先“齐家”。陈寿在《三国志》中大力:宣扬“正家而天下定”的思想,认为要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首先应调整好家庭内部的人伦关系,做到“父于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他特别重视帝王的齐家问题。他认为应正确处理好皇室各方面的关系,使“家和”才能“万事兴”。“《易》称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夫人伦之始,恩纪之隆,莫尚于此矣。”因此,从一家之况,可“究一国之体焉”。
(一)反对后宫逾制,嫡庶不分。陈寿载录魏室诸帝不断增大后妃之制,引起后宫嫔妃间的争斗,使“风教陵迟而大纲毁泯”,发出了“有国有家者,其可以永鉴矣!”;在《吴书?妃嫔传》中,陈寿也批评孙权废后立妃,废嫡立庶,造成了“遗笑古今,殃流后嗣”的恶果,强调帝王的表率作用。
(二)主张后妃应恪守妇道,作好帝王的贤内助。为了总结历代由于外戚干政带来的弊端,陈寿采录了陈群谏止魏文帝为太后父母封土命爵之议和栈潜“择令淑以统六宫”,使“家道正而天下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如何进行销售管理.pptx VIP
- 影像艺术概述1课件.ppt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有机硅公司星火科创研发中试车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VIP
- GJB 438C-2021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 (高清,带章).docx VIP
-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一)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建筑施工专业大纲、计划.doc VIP
- 短短芽孢杆菌JK22菌株对番茄枯萎病的抑菌作用及其小区防效.PDF VIP
- 明代文学现象研究:宗藩幕府与主流文坛的交锋.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等静压石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