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态知识运用与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经验.docVIP

传统生态知识运用与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经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生态知识运用与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经验

传统生态知识运用与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经验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充分挖掘本民族在生存发展中创造的地方性知识,创造有民族特色的保护手段和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台湾地区山美村经验是要重视本民族传统知识的挖掘与应用、保障村民充分享受保护与发展利益、加强民族内部团结并谨慎引入商业财团。   [关键词]传统知识;村寨保护;村寨发展;经验;山美村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Ecology Knowledge in Ethnic Minority Villiages 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 with a special reference to Zou clan in Shanmei Village, Taiwan   MoDai-shan   (Reseach Center of Society, Economics, and Culture of Wujiang River Valley, Yangtze Normal Univesity, Chongqing 408100, China)   ABSTRACT: Under market economy, to make full use of local knowledge in ethnic minority village 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o create ethnic minority characteristic reservation mode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Experience of Shanmei Village in Taiwan indicates that ethnic minority traditional knowledge excavation and utilization,villagers’ full enjoyment of protection and profit, strengthen ethnic minority internal unity and cautious introduction of business groups shall be much accounted of.   Key words: Traditional knowledgevillage reservationvillage developmentexperience Shanmei village      少数民族传统知识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为适应自然与环境所积累的文化财富,理论上应该包括工艺、技术、信仰、观念、规范等内容,在面上会涉及本民族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代社会急速转型时期,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仍然具有极大的价值,如何使文化保护与民族发展做到统一也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学界提出了许多具有创设性的建议,但大多仅限于理论阐述缺少实证而流于空泛。笔者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嘉义县阿里山乡山美村通过基于传统知识的“保育行动”并进而取得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成功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认为在村寨保护与发展中如果对少数民族传统知识加以合理应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山美村基本概况   嘉义县阿里山乡山美村位于阿里山西南面,东、南、北三面分别与本乡里佳村、新美村、野村毗邻,西面连接嘉义县番路乡。全村面积30平方公里,受地形限制,山美村四面环山,现有居民主要居住在靠近贯穿全村的达娜伊谷溪两侧区域,呈带状分布,其余地域绝大部分为山地森林,主要树种有红桧、台湾扁柏、台湾杉、铁杉及华山松等。在交通上距嘉义市区约有50公里,县道129公路由北至南贯穿阿里山乡山美村、新美村和茶山村,后与台湾省道连接,日本占领时期修建的森林铁路尚在运行,站点距山美村3公里。“达娜伊谷溪”发源于玉山中央山脉棚育山及棚矶山西侧的棱线,全长达18公里,在进入山美村之前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进入山美村地域后海拔为500米左右,是曾文溪上游支流之一。在邹族中“达”表示“忘记”,“娜”意味“难过、忧愁”,“伊谷”指“地方”,因此“达娜伊谷”整个意思就是“没有忧愁的地方”。“达娜伊谷溪”为山美村提供了丰富的物产,溪中盛产锢鱼、虾、鲈鳗等溪流生物,溪旁森林中更有多种野生动物,邹族人采取自己独特的渔猎文化也能做到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   山美村是一个典型的原住民聚落,2010年有人口约700人,共有144户,居民99%为邹族,分属5个不同氏族。[1]据考证,山美村邹族有明确记载的历史可追述到200多年以前,原部?有?社,属达邦大社,过去曾是邹族人聚?的大本营,村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