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保护与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保护与发展

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保护与发展   摘要:庐陵现有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近二十个,它们个性鲜明,蕴藏着丰厚的民间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保存、保护与发展古村落建筑景观,不仅是为了让人们去认识历史,追忆历史,从中得到感悟与新的启发,而且是为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并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审美功能,使之成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与场所,这符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关键词:民居;景观;保护;开发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1―0109―04   古村落,既蕴藏着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又蕴藏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种形态的传统文化遗产构成了古村落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作为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古老村落,虽历经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动荡,以及现当代各种文化思潮、运动的冲击,使得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及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冲击与影响。但庐陵的古村落依然宏伟壮观,向人们展示着丰富的民俗风情,诉说着这里的历史沧桑与兴衰。   一、庐陵古村落的构景特点   “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哲学思维观,人们将它看做是人生的理想境界,并力图在现实生活中融入这种理念。庐陵古村落在选址、规划和空间布局及造景上,寻找与追求的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这种天、地、人三者合一思想,并业已成为古庐陵人营构村落建筑景观的一种自觉意识和理想境界。如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镁陂在村落选址、规划和空间布局及造景上就是依地势而建,依山傍水而居,村落中居住的人、建筑景观与自然和谐相处。“芗峰东立,象岭西护,瑶山南耸,富水北流”为族谱对古村景观的最初记载。目前,富水河仍沿溪陂左侧而过,右有长道,后有丘陵,前有污池,村落中散布着大大小小池塘二十八口,寓意二十八星宿。这种相互串通、匠心独运的设计,既调节了气候环境,又创造出一种“人人塘边忙浣洗,家家门前流清泉州的纯朴淡然的乡村生活意境,突出了与自然相和谐的环境氛围,并构成了一个防守严密、趋吉避凶的村落环境,这样的环境被认为是吉祥的宝地。而具???千年历史的钓源古村,在整体布局上巧隐太极八卦,阴阳五行。明清建筑群东西、南北向,村落巷道前窄后宽、宛若迷宫,“歪门斜道”是其亮点之一。村中央一字排列东高西低相连的七口水塘,取“七星伴月”之意。   风水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一种反映,是与自然和谐均衡的环境观念。风水观念源于阴阳学说,并结合五行、八卦、干支等综合因素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风水堪舆”行为。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一部分,也是民间环境信仰观念的体现。钓源古村在风水观念引导下的民居选址都会结合景观、宗族、趋吉避凶、自然环境等意识进行规划和空间布局。这种空间布局是庐陵人遵循自然环境,并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的结果,充分展现了庐陵人的聪明才智与祈吉避邪的美好愿望。   距今约800余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燕坊,为典型的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与环境相和谐的古村落。它建构在后龙山的缓坡上,村前不远处有低矮的小山朝拱,踏上古商道,翻过小山梁就是赣江。整个村落背山面水(赣江),坐西朝东,寓意紫气东来。该村主要以清代建筑为主,牌坊式门楼是其特色。民居大门内上方分别被设计成干、湿两类天井,而北方式的天井被置于房外,形成庭院,这是庐陵建筑所特有的营构方式。村首有宗祠,村内有书院、茶坊、药店、糟坊、店铺,民居建筑――水木清华、字水萦涸、青阳绚彩、秀毓山川、水绕山环等牌坊式门楼点缀其间,村中池塘密布,小路随山体而自然起伏、错落曲折,院落、门前绿化、古樟树林、室内外石雕、木雕、灰塑、彩绘等装饰又为自然环境增添了情趣和美感,从而完整地构成了一个人文景观和生态特征明显的人聚环境与空间。总体上说,庐陵村落及其建筑景观无论怎样的布局与安排,都是在追求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调,充分反映了庐陵人的艺术情趣和美好向往。   二、保护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的意义   在赣江中部的庐陵大地上散布着数以千计的古老村落,它是人们聚族而居,从事生产活动和生息繁衍的聚居地。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庐陵古村落在物质、文化等方面达到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孕育出以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解缙等为代表的庐陵文化,它是赣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   庐陵古民居都系土木结构,抗风霜雪雨侵蚀的能力较弱,加之战火兵燹的损毁,许多建筑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有倾覆的危险。抢救性地发掘和开展古村落的研究,保护民间历史文化遗产,是时代与形势的迫切需要。因为,这些历经数百年的古老村落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有生命活力的细胞,是联系人文环境与地理环境的纽带,是传统文化、庐陵民间文化的物质载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空间”。   庐陵古村落依山势而建,尊重自然,与自然相协调,因此在空间布局、造像、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