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中“意境美”.docVIP

论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中“意境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中“意境美”

论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中“意境美”   摘 要 文章以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意境美为出发点,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文化内涵,论述了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进而分析了利用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方法对现代景观进行处理的独特美感,找到新的“意境”表达方式。   关键词 古典园林 植物 意境   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意境美”的文化内涵   中国有很多描写古典园林的诗歌流传至今,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中写道“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宋代词人李结在《浣溪沙》写道:“花圃萦回曲径通,小亭风卷绣帘重,秋千闲倚画桥东。双蝶舞馀红便旋,交莺啼处绿葱珑。远山眉黛晚来浓。”皆是描写园林景观的佳句。颐和园月波楼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龙沙”,也画龙点睛般的诠释了整个的风景的神韵和人文内涵。中国古诗词中对园林植物的描写,是对古典园林文化品格的概括和总结,充分说明了古典园林对“意境”营造的不倦追求,园林植物的“意境美”,与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必然的联系。   所谓意境,清王国维有着极好的诠释:“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绝秀者,神之於心,处身於境,视境於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於意而处於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则得其真矣”。中国古典园林深受中国传统儒、道、佛文化的影响,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美学原则,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追求隐逸闲适的理想状态,以自然山水园作为其基本形式出现。为达到其“可居可游”的理想境界,园林建造者们置石理水,搭设建筑,选配植物,利用各种手段实现其园林理念,植物景观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代诗人杜耒名诗《寒夜》),中国古典园林里的观赏植物不仅讲究造型天然原朴,更讲究与山、与水、与建筑、与人营造的和谐、统一氛围,其自身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人们常常借用植物的自然属性来抒发情感、表达理想,赋予植物“人”的品性,注重“立意高远”,强调园林的“意境美”。中国道家主张“法自然”,认为只有顺应回归自然,才能达到常乐的至境;中国佛教中最有势力的禅宗,强调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不欲不求、不争不夺,“修心”为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安宁;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基于“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思想理念,把和平恬静、悠闲自在、与世无争作为自己处世之道,享受一种超然物外的情趣和乐趣,特别是部分园林主人,出仕不成或自官场隐退,园林就成了抒发胸臆的重要途径,成为了文人们避世远祸、澡溉心志的特殊载体;这些思想,使中国古典园林呈现出不同其他国家园林的独特审美,使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呈现出独具韵味的“意境美”,使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配置极具文化内涵,使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选用原则自成一派。   2.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意境美”的具体体现   传统文化的影响,让植物被赋予了各种人格属性、精神象征,各种书籍、诗词、咏赋在描写到花木时,都写出了人们在观赏时被激发的不同思想情感。不同的园林植物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古典园林植物的“意境美”通过不同的配置方式表现出来。   2.1 用植物表现人格   树木是具有各种形态的,有的挺直,有的婆娑,有的优雅,有的粗放;树木是具有各种习性的,有的耐寒,有的抗旱,有的喜阴,有的喜水。把树木的各种形态、各种习性做各种象征和比拟,能引发人们的各种联想与想象。在传统儒家的自然审美观中,主张从伦理道德(善)的角度来体验自然美,因此树木的某些形态、习性被升华为某种人格美,代表着人们的某种精神。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士大夫们,在造园置景时,力求园林意境能体现出自己的道德追求,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具有儒家道德品质的植物常常成为首选植物。例如耐寒的松柏、花中君子的梅、荷花等等,是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植物。   2.2 用植物寄寓情感   除被赋予人格道德精神外,古典园林植物也被寄寓了各种情趣、感情。如根据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赋予“福”、“禄”、“平安”、“富贵”、“如意”、“和谐美满”等吉祥的祝愿之意。   牡丹花式古典园林中使用较多的花卉品种之一,牡丹花因为花形硕大、色彩艳丽,形象丰满喜庆,是人们所公认的富足显贵的象征,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紫薇花虽然造型特点并不突出,但是因为紫薇与古代象征权力的“紫微”星座谐音,也是具有吉祥意味的古典园林装饰花卉品种;在中国古代,考中举人非常不容易,同时也很荣耀,因为一旦考中举人就意味着学子们的十年寒窗终于有了收获,可以走上仕途,直上青云。人们在修造园林的时候都喜欢种一些榉树,借榉树的“榉”与举人的“举”同音,表达对考中举人地向往和渴望 。   颜色鲜亮的石榴,除了颜色深受人们喜爱之外,众多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