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琴音在古典戏曲中妙用
论琴音在古典戏曲中妙用
摘 要:在中国古典戏曲中,琴音典故随处可闻,而琴的运用更是在古典戏文中起至为重要的作用。琴音妙用在推动剧情发展、阐述人物关系、塑造人物性格等方面均居功至伟。
关键词:琴音;剧情发展;人物关系;人物性格
在中国古代,琴棋书画是文人雅士和名门闺秀修身养性之必备技能。是否精通琴棋书画,往往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修养的标准。而在琴棋书画中,“琴”列第一,可见古人对琴艺的重视。自古以来,伯牙、子期的故事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知音”也成了人们对于有缘人的特定称呼。《诗经?关雎》中出现了“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之说,“琴瑟和鸣”因而成为后世美满婚姻的代称。“孔子琴歌《诗》三百”亦为琴史美谈。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以“六艺”授徒: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就是教人们弹琴唱歌,那时就有“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君子无故不撒琴瑟”之说。历史上许多文豪皆擅琴艺,如司马相如、蔡邕、阮籍、稽康等。千金小姐卓文君,为司马相如高超的琴艺和惊人的文才而倾倒,竟与这位穷酸书生私奔他乡,以沽酒为生,这出“红粉当垆”的爱情故事也被传为千古美谈,蔡邕就更传奇了,不但弹琴、作曲、写《琴论》,还亲制“焦尾”琴。阮籍不与统治者合作,对看不上的人,多白眼相向,世称“阮白眼”,但就是这个“当其得意,勿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的怪人曾大醉六十天不醒,创作琴曲《酒狂》以抒其志。稽康于刑场之上,一曲《广陵散》后,从容赴死。
众所周知,西汉才子司马相如用琴声打动美女卓文君,使之与其私奔,就成了流传千古的风流佳话。在中国古典戏曲中,为数最多的是爱情剧,而大多数爱情剧的主人公是才子佳人。如上所述,琴棋书画是文人雅士和名门闺秀(也就是才子佳人)修身养性的必备技能,因此在他们的爱情发展过程中,琴艺、琴声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催化剂。高明的剧作家就巧妙地利用了琴声、琴艺来刻画人物性格、编织人物关系、推动剧情发展,从而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下面试以《琴心记》、《西厢记》、《玉簪记》、《琵琶记》为主要例??,略阐述琴音在古代戏曲中的妙用。
一、 琴音妙用典故及源起
在中国古代的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中,琴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必备技能。由于琴乐尤擅表情达意,其影响不仅仅局限在伎工和文人中间,也常常成为青年男女表情达意的良媒,由琴生缘、听琴定情的传说比比皆是。传统戏曲中的文君听琴、莺莺听琴,可谓其最经典的篇章。在“才子佳人订终身,落难公子配佳人”的永恒主题中,琴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元代杂剧家李好古的《张生煮海》、王实甫的《西厢记》以及戏文《玉簪记》中都有对听琴的描写,充分显示了琴曲的独特魅力和非凡地位。而上述“琴挑”典故之源起则出自历史上“相如琴挑文君”轶事。
《琴心记》一剧敷演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作为汉代文学大家,司马相如能引起后世文人骚客的兴趣,其原因主要有这两点:一是他对汉代散体大赋的贡献;一是他与卓文君的风流逸事。尤其是后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味和审美情趣,吸引了史传文学、稗官野史、诗歌小说,特别是戏曲文学的关注,成为一个影响深广的文学母题、戏曲母题。[1]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传云: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及饮卓氏,弄琴,文君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
早在《诗经?关雎》中就出现了“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之说。琴瑟和谐而鸣成为后世婚姻和谐的一种代称。《列子?汤问》中亦记载了伯牙、子期弹琴相知的故事。琴之音、琴之心,便成为人世知音的一种象征。及至相如、文君故事时,更使这样的意义发展成为爱情行为的具体叙述,更突出了爱情中知音相求的因素,影响所及,逐渐成为后世戏曲的爱情叙事模式。[2]
例如,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中,红娘曾云:“妇女知音的从古少,知音的止有个文君;着一万个文君,怎比莺莺。”卷六中亦有[般涉调?麻婆子]曲曰:“姐姐温柔胜文君,张生才调过相如;姐姐是倾城色,张生是冠世儒。”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写张生奏琴,并云:“我将弦改过,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这不仅仅是惯常用典,而且很直接地说明相如、文君的才色相悦与知音相求,影响了《莺莺传》后,又波及至“董西厢”与“王西厢”。[3]
才色相悦与知音相求,是我们民族爱情的永久主题,是我们民族所创造的“文明”对真正的爱情文明的制约所反激出的呼声。它的形成与流变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NSCA-CPT国际注册体能训练师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三级进度计划.docx VIP
-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路基与路面工程.doc VIP
- 中华武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宁波大学.docx VIP
- 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pdf VIP
- 铃儿响叮当(Jingle Bells)钢琴谱五线谱 完整版原版.pdf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千里江山图》含答案.docx VIP
- 媒体文阅读专项-【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四川适用)解析版.docx VIP
- 曲臂车登高作业施工方案.docx VIP
-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与处理.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